全市首次社會工作會議召開,何忠友提出爭當全省社會建設排頭兵
(記者 曾文源 黃贊福)建市以來首次社會工作會議昨日召開。市委書記何忠友強調,社會建設和經濟建設同等重要,各級各部門要用抓經濟建設的力度來抓社會建設,加快建設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大社會”、“好社會”,加快建設與社會管理創新要求相適應的“小政府”、“強政府”,不斷探索和實踐與經濟建設相協調、與河源實際相適應的社會建設新路子,爭當全省社會建設排頭兵。
市領導黃建中、葉常濃、朱蔚蔚參加會議。
社會建設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
“社會建設與經濟發展,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兩者同等重要。”何忠友指出,不重視社會建設,經濟建設也行之不遠、飛之不高、難以持久,甚至經濟建設的成果還有可能喪失。
何忠友分析說,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經濟社會的加快發展,個人的角色定位已由“單位人”變成“社會人”,“過去,人與單位、組織掛鉤;市場經濟后,人的流動性增強,不是靠抓單位、組織就能管理好”。他說,這就需要政府放權給社會。
要讓社會增強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能力,促進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同步協調發展。
何忠友強調,加強社會建設工作,是切實解決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一手硬”、“一手軟”,“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問題的必然要求,要消除“搞經濟建設易出政績、搞社會建設難出成果”的思想,切實把社會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經過5到10年的努力,健全和完善社會管理格局,建立和完善社會利益協調機制、社會訴求表達機制、社會情緒疏導機制,實現民生福祉顯著增加,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社會服務更加完善,管理格局更加健全,公平正義更加彰顯,社會大局更加和諧。
拿出“革自己命”的勇氣力推體制改革
“我市社會工作的總方向、總抓手,就是建設‘善治河源’。”何忠友強調,其中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轉變政府職能”,“必須拿出用‘革自己命’的勇氣來才能轉得徹底,改得干凈。”何忠友說,一定要轉變觀念,不要什么都大包大攬,這既是行政資源的浪費,也難以處理好日漸繁雜的社會事務。今后要進一步優化政府職能結構,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向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并重轉變,努力營造良好有序的營商環境。
何忠友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明確社會建設的總體目標,以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為突破口,以人民群眾依法進行自我管理為著力點,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何忠友特別強調,當前要全力推進“源城區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項目的實施,確保該項目如期上升為省社會管理創新試點項目。各縣區都要自選一兩個社會管理項目,加快培育一批市級社會管理創新示范項目,爭取創建更多的省社會管理創新觀察項目、試點項目。市直部門也要選擇各自的工作抓手,明確本單位的社會建設工作目標,扎實工作,創新工作,爭當全省社會建設排頭兵。
培育1100個社會組織激發活力
按照省里的部署,我省到2015年要實現平均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5個以上的目標。據此測算,我市從現在起至2015年,要增加培育和發展約1100個社會組織。
何忠友要求,盡快出臺轉移目錄,逐步建立政府向社會組織授權和購買服務制度,今年6月底要出臺政府服務外包目錄;拓寬社會組織發展空間,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服務,規范發展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構建樞紐型社會組織工作體系;提升社會組織管理服務能力,推進社會組織等級評估工作,加強社會組織從業人員培訓和權益保障;規范社會組織監管,加強社會組織及“兩新”組織黨建和群團工作,逐步構建社會組織綜合監管體系。
會上,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社工委主任葉常濃傳達了省社會工作會議精神,部署了現階段我市社會工作。源城區有關人員介紹了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社會創新觀察項目的實施情況。
市領導黃建中、葉常濃、朱蔚蔚參加會議。
社會建設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
“社會建設與經濟發展,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兩者同等重要。”何忠友指出,不重視社會建設,經濟建設也行之不遠、飛之不高、難以持久,甚至經濟建設的成果還有可能喪失。
何忠友分析說,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經濟社會的加快發展,個人的角色定位已由“單位人”變成“社會人”,“過去,人與單位、組織掛鉤;市場經濟后,人的流動性增強,不是靠抓單位、組織就能管理好”。他說,這就需要政府放權給社會。
要讓社會增強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能力,促進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同步協調發展。
何忠友強調,加強社會建設工作,是切實解決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一手硬”、“一手軟”,“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問題的必然要求,要消除“搞經濟建設易出政績、搞社會建設難出成果”的思想,切實把社會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經過5到10年的努力,健全和完善社會管理格局,建立和完善社會利益協調機制、社會訴求表達機制、社會情緒疏導機制,實現民生福祉顯著增加,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社會服務更加完善,管理格局更加健全,公平正義更加彰顯,社會大局更加和諧。
拿出“革自己命”的勇氣力推體制改革
“我市社會工作的總方向、總抓手,就是建設‘善治河源’。”何忠友強調,其中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轉變政府職能”,“必須拿出用‘革自己命’的勇氣來才能轉得徹底,改得干凈。”何忠友說,一定要轉變觀念,不要什么都大包大攬,這既是行政資源的浪費,也難以處理好日漸繁雜的社會事務。今后要進一步優化政府職能結構,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向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并重轉變,努力營造良好有序的營商環境。
何忠友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明確社會建設的總體目標,以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為突破口,以人民群眾依法進行自我管理為著力點,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何忠友特別強調,當前要全力推進“源城區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項目的實施,確保該項目如期上升為省社會管理創新試點項目。各縣區都要自選一兩個社會管理項目,加快培育一批市級社會管理創新示范項目,爭取創建更多的省社會管理創新觀察項目、試點項目。市直部門也要選擇各自的工作抓手,明確本單位的社會建設工作目標,扎實工作,創新工作,爭當全省社會建設排頭兵。
培育1100個社會組織激發活力
按照省里的部署,我省到2015年要實現平均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5個以上的目標。據此測算,我市從現在起至2015年,要增加培育和發展約1100個社會組織。
何忠友要求,盡快出臺轉移目錄,逐步建立政府向社會組織授權和購買服務制度,今年6月底要出臺政府服務外包目錄;拓寬社會組織發展空間,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服務,規范發展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構建樞紐型社會組織工作體系;提升社會組織管理服務能力,推進社會組織等級評估工作,加強社會組織從業人員培訓和權益保障;規范社會組織監管,加強社會組織及“兩新”組織黨建和群團工作,逐步構建社會組織綜合監管體系。
會上,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社工委主任葉常濃傳達了省社會工作會議精神,部署了現階段我市社會工作。源城區有關人員介紹了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社會創新觀察項目的實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