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2日市應急管理局和市水務局上線《河源民聲熱線》
上線領導
市應急管理局 黨委委員、副局長 羅志鴻
四級調研員、行政審批科科長 戴東生
汛旱風科科長 溫必鋒
市水務局 黨組成員、副局長 廖利城
市水業集團副總經理 李濤
新豐江電廠生產部副部長 馮永修
市應急管理局上線提綱
一、今年四月份,河源市下了將近一個月的暴雨,應該也是應急部門最忙的時候,能否介紹一下四月份的暴雨情況,還有全市江河水庫的超警情況?
答:4月份,我市出現4-8日和17-30日兩次連續強降水過程,全市平均雨量達805.7毫米(全省21個地市雨量最大),是常年值的3.9倍,突破歷史極值(1980年4月556毫米),甚至超過“龍舟水”,是常年“龍舟水”(321毫米)的2.5倍,遠超2022年近53年來最強“龍舟水”(654毫米),是2022年最強“龍舟水”的1.2倍,其中東源新回龍錄得最大雨量1336.6毫米,全市101個鄉鎮(街道)有98個鄉鎮(街道)的雨量均超過600毫米,共有10個鄉鎮(街道)雨量超過1000毫米。
受強降雨影響,4月份先后有7條河流、11個站次發生超警洪水,超過了2019年“6·10”和“6·12”的7條河流8個站點。其中古竹水平渡站超警2.48米,是建站(2016年)以來實測最高水位,較2022年最強“龍舟水”期間的最高水位還要高出1.23米。4月28日東江編號今年第1號洪水。共有92宗水庫超汛限水位,其中有83宗小型水庫超汛限水位、有7宗中型水庫超汛限水位,2宗大型水庫新豐江水庫、楓樹壩水庫也均超過汛限水位。新豐江水庫最高水位出現在5月5日,水位為115.09米,超汛限1.09米。楓對壩水庫最高水位出現在5月1日,水位為162.25米,超汛限1.25米。4月25日17時,楓樹壩水庫開閘泄洪。4月27日12時,新豐江水庫開閘泄洪,這是自2006年8月6日以來,時隔18年新豐江水庫再次開閘泄洪。
持續性強降雨導致我市土壤水分長時間處于飽和或超飽和狀態,江河湖庫底水偏高。當前,我市已進入“龍舟水”時期,預計后續仍有4次大范圍降雨過程,防汛形勢嚴峻復雜。
二、我們都知道,暴雨特別容易致災,嚴重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那么,暴雨容易引發的次生災害主要有哪些?對于這些次生災害,應急部門有什么樣的安全提示和防范建議呢?
答:暴雨是汛期影響河源的重要災害性天氣,尤其是河源地處粵東北山區,暴雨疊加山地丘陵地區的地勢影響,往往表現出雨勢大、歷時短,匯流快、成災快的特點。由暴雨引發的次生災害主要有洪澇災害和地質災害兩大類型,具體細分有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江河洪水和城鄉內澇等。據統計,“龍舟水”時期(5月21日-6月20日)的暴雨多發生在夜間,其引發的山洪和地質災害極易導致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
應對暴雨災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撤”。當接到或遇到可能發生山洪、地質災害預警或緊急險情的時候,大家要不猶豫、不慌張、不貪戀家中財物,按照鎮村干部的指引和安排,迅速撤離到指定的安全場所,待險情穩定、預警解除后再返回。
山區遭遇暴雨天氣極易發生山洪和地質災害。發生山洪、泥石流災害往往有一些前兆,山洪溝水量突然增大、水質變渾濁、水流帶有樹杈等雜物、有異響等等,這時要立即向山洪溝兩邊高坡上跑,千萬不要順溝跑。要設法盡快與消防119、公安110等救援部門取得聯系,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援助。當遭遇山體滑坡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
城區遭遇暴雨天氣極易發生內澇。江邊河邊等低洼地區、下沉式立交橋、地下車庫等都是易澇易積水區域,暴雨天氣期間盡量減少外出,或出行時盡可能繞路避開這些區域;雨天行車要謹慎,遇到積水點不要抱著僥幸心理穿越,車里應備有破窗工具,以應對駕車誤入較深積水處、無法打開車門的危險情況。
三、削坡建房戶面臨的地質災害風險大,能否介紹下在強降雨期間如何防范相關風險?
答:削坡建房是指以切削山坡方式平整出來的土地及其周邊區域自行建設的住宅房屋。主要分布在農村地區,因為過度開挖形成高陡邊坡,或開挖邊坡導致山坡表層土體疏松,在強降雨的影響下,大量雨水滲入,極易形成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具有較大的安全隱患。長時間強降雨是削坡建房發生地質災害的誘發因素之一,當連續降水達到150毫米或日降水達到80毫米以上(暴雨)時,發生崩塌、山體滑坡地質災害可能性較大;當連續降水達到200毫米或日降水150毫米以上(大暴雨)時,發生崩塌、山體滑坡地質災害的可能性極大。從我市地質災害特征分析來看,可以用“三個80%”來概括,一是80%以上的人員傷亡發生在“龍舟水”期間,二是80%以上發生在非在冊的削坡風險點,三是80%發生在植被茂密地區。
地質災害,預防為主。連續強降雨期間,削坡建房戶必須要密切關注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提高防災防范意識,堅持“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后、睡前查一查”、“雨中雨后不在坡腳清溝、清泥和從事生產”,下雨了就要從樓下搬到樓上住,從靠近山體的后屋搬到離山體較遠的前屋住,對家中床鋪位置進行調整。同時,要堅持“三避讓、三個緊急撤離”原則,“三避讓”原則即要做到提前避讓、主動避讓、預防避讓,“三個緊急撤離”原則即要做到危險隱患點強降雨時緊急撤離、隱患點發生異常險情時緊急撤離、對隱患點險情不能準確判斷時緊急撤離。只有這樣,才能在地質災害發生時為自己爭取到更多逃生時間,特別是夜間突發地質災害時為自己獲取救命時間!房屋周邊要常檢查,當發現邊坡掉土,山坡出現裂縫、掉塊、冒水等異常情況,立即撤離、報告,確保人身安全;險情排除前千萬不能冒然返回居住。
市水務局上線提綱
一、4月份,受流域強降雨影響,新豐江、楓樹壩水庫同時開閘泄洪,請問水務部門是如何做好水庫的科學調度,充分發揮水庫攔洪、削峰、錯峰功能?
答:今年入汛以來,河源經歷了連續長時間強降雨,4月累計降雨量達常年同期4倍,江河湖庫底水高,致災風險不斷加大,防汛形勢復雜嚴峻。市水務局按照工作部署,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工程上下游、兼顧左右岸,圍繞防洪保護對象安全需求,加強與氣象、水文部門、水工程管理單位會商研判,提前做好水庫納雨能力分析,及時預泄、留足庫容迎洪,科學實施水庫防洪調度。一是組織聯合調度2宗大型水庫(新豐江水庫、楓樹壩水庫)和東江干流10宗梯級電站,期間,新豐江水庫攔蓄了約24.55億m3洪水量,經水庫調蓄后削減了3個超五年一遇的入庫洪峰;楓樹壩水庫攔蓄了約6.6億m3洪水量,經水庫調蓄后削減了4個入庫洪峰。二是指導各縣區水務部門科學調度7宗中型水庫,共攔蓄了約1.91億m3洪水量。通過科學調度,水庫攔洪、削峰作用非常明顯,并充分發揮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洪水調控能力,確保東江干流水勢平穩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4月份的強降雨當中,全市部分中小河流水位暴漲出現超警戒洪水,導致部分鎮、村受到山洪災害的威脅。請問作為水務部門,是如何做好山洪災害的防御工作?
答:一是督促落實山洪災害防御五級“包?!必熑沃疲秩?、分級、分部門、分地區逐級壓實山洪災害防御責任。
二是密切監視短歷時強降雨過程,重點關注山前居民點山洪溝道口、橋梁上下游等山洪災害高風險區域與強降雨重合區域,強化“不在冊”山洪災害隱患點排查,堅決落實臨災預警“叫應”機制,第一時間向相關責任人、可能受威脅地區以及周邊群眾發布預警信息,并落實預警處置閉環管理。
三是提升完善山洪災害監測預警能力,組織各縣區在中小河流沿線洪澇風險點加裝智能水位預警柱219套,該預警柱能夠自動監測水位上漲情況,并向周邊群眾發出保持警戒、準備轉移、立即轉移3個等級的水位報警信號,有效提醒周邊群眾轉移避險。4月以來,全市219個智能水位預警柱中33個點位報警,為群眾轉移贏得了寶貴時間。各縣區水務局通過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發布山洪預警108個,提醒轉移人員2362人,有效避免了人員傷亡。
三、6月份是傳統的龍舟水,為做好龍舟水應對工作,水務部門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目前我市已正式進入“龍舟水”時期,據市氣象部門預計2024年“龍舟水”(5月21日-6月20日)總體略偏重,全市平均雨量330~370毫米(常年321.1毫米)。為全力做好“龍舟水”強降雨防御工作,市水務局將重點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繼續加強監測預警,緊盯雨情、水情變化趨勢,強化監測預報預警和汛情險情風險預測分析;
(二)持續開展隱患排查,繼續對水庫、水電站、堤防險工險段、在建水利工程、山洪災害危險區等方面隱患進行排查整治;
(三)繼續抓好山洪災害防御,做好強降雨引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范應對,及時發布山洪災害預警信息,提請基層政府提前組織危險區域人員轉移避險;
(四)科學做好水工程調度,強化水庫、梯級電站等水工程聯合調度,提前做好水庫納雨能力分析,及時預泄、留足庫容,最大限度發揮水工程防洪減災效益;
(五)強化值班值守和應急搶險準備,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做好應急搶險處置準備,提前預置搶險專家、隊伍、物資,及時妥善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
四、近期,市民反映較多的城市用水主要集中在自來水出現渾濁發黃,水壓低,影響業主正常生活用水。針對這些問題,水務部門如何幫助解決?
答:近期,城市用水反饋自來水出現渾濁、水壓低主要集中在新市區。新市區供水主要由河源市水業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負責,現有供水廠2座,供水能力12.1萬噸/日。近期我市氣溫偏高,用水逐漸進入高峰期,用水需求量最大達到14.5萬噸/日,新市區出現供水缺口2.4萬噸/日,造成偏遠及地勢較高地區(無二供高層住宅)出現“停水”現象。新市區部分地下供水管道鋪設時間較早,原鋪設的鍍鋅管等出現老化現象,造成部分地區出現“水質渾濁”現象。
針對近期用水需求增加,出現區域性“停水”“水質渾濁”問題,市水務局組織河源市水業集團發展有限公司、河源市粵海水務有限公司積極應對,啟動了應急處理預案,采取多種措施緩解新市區用水問題。
(一)啟用黃沙大道連通管,由河源市粵海水務有限公司向新市區補充供水量,緩解用水缺口;
(二)臨時提高新市區水廠制水能力,同時加強出廠水水質監測,保障用水安全;
(三)在偏遠及地勢較高地區安排送水車,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
(四)對“水質渾濁”區域進行管道排水沖洗,優先對使用年限20年以上的鍍鋅管進行更換。
(五)加強節約用水宣傳,鼓勵居民錯峰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