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市稅務局、市工信局
上線領導名單
市稅務局
黨委委員、副局長 劉懷滇
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科 副科長 葉敏華
財產和行為稅科 副科長 藍文康
市工信局
黨組成員、副局長 黃偉明
無線電管理科科長 張志明
運行監測與綜合分析科 副科長 曾曉暉
市稅務局上線提綱
一、據了解,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稅務部門采取了系列措施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請問具體有哪些舉措呢?
答:為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我們稅務部門組織開展了“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暨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明確了100項工作任務,以“推百項措施,換百分滿意”為目標,著力解決納稅人繳費人的堵點、難點和痛點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舉措:
一是線下服務做到提速增效。我們進一步優化了新辦企業納稅人首次領票的流程,制作《新辦納稅人領用發票流程示意圖》,辦稅時間壓縮90%以上;進一步加強部門聯動,實現退庫流程電子化、無紙化,辦理時間由省稅務局規定的3天提速至2天,退庫效率提升33.3%;上線應用存量土地交易計稅價格評估系統,辦理稅費業務時間平均同比減少30%;升級不動產交易“一窗受理”數據共享平臺,房地產交易稅收業務每筆縮短至3-10分鐘,常規的不動產過戶登記辦稅實現1個工作日內辦結,并在全市范圍內實現“交房即發證”。
二是線上服務注重利民便民。對符合條件的納稅人提供 “新辦企業一網通辦”“清稅證明網上辦”等服務,實現網上一站式辦結;推進“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納稅人繳費人可通過“網上辦、自助辦、郵寄送、線上答”等方式辦理稅費業務;對電子稅務局受理的事項做到符合條件的“當日件,當日結”,截止11月底,納稅人繳費人累計通過電子稅務局辦理稅費業務逾255萬筆。
三是定制服務立足精準精細。創新開展一企一策、一產業一方案、一園區一品牌、一群體一措施等個性化特色服務,并對接河源市259個重點項目提供個性化精細服務;針對老年群體開展“稅愛未來·便捷100+”稅費服務進村居(社區)行動,推進“適老化”服務;編印《稅費政策專屬一本通》,全稅種、全業務、全方位為河源上市企業提供政策服務;舉辦“深河1家?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圓桌會議,建立“首席納稅服務員”工作機制,招募127名納稅服務體驗師進一步優化納稅服務,深入開展辦實事實踐活動。
二、市稅務局“稅愛未來·便捷100+”稅費服務進村居(社區)行動在今年全省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創新創先項目征集評選中獲評優秀普法項目,具體的便捷內容有哪些呢?
答:為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打通稅費服務“最后一公里”,我局堅持學史力行,在全市開展“稅愛未來·便捷100+”稅費服務進村居行動,為廣大納稅人繳費人享受到精細化、智能化、個性化的稅費服務。
一方面,依托“黨群中心”,把服務送到“家門口”。在全市各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稅愛志愿者服務點”,安排黨員干部作為稅費服務指導員定期駐點,分片包干輔導,為偏遠鄉鎮的納稅人提供預約上門幫辦和遠程代辦服務。建立“稅務-村居-村民”的直聯服務機制,招募村干部、社區工作人員或普通群眾作為志愿輔導員,由稅費服務指導員負責培訓上崗,“點對點”提供涉稅費咨詢輔導服務。目前,全市1441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已掛牌“稅愛未來·便捷100+”,覆蓋率達到100%,市民朋友們在家門口即可辦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繳費和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等稅費業務。
另一方面,升級“適老服務”,讓辦稅繳費“零障礙”。針對河源60歲及以上人口總數達37.04萬、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這一實際,升級推行“適老化”服務。對老年人涉稅費高頻業務進行梳理,如圍繞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等制作并發放通俗易懂的操作指引,安排志愿輔導員“面對面”輔導其辦理業務。在辦稅服務廳設置服務專區,配置放大鏡、老花鏡等設施工具,推行“免排隊”“延時優先”等服務,設置現金繳費窗口,兜底解決老年人忘帶銀行卡、混淆密碼、不會掃碼支付等問題,實現辦稅繳費“零障礙”。
三、中小企業是我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但受各種因素影響,中小企業成本壓力加大,經營困難加劇。對此,黨中央、國務院今年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助企抒困的力度。就稅務部門而言,具體有哪些稅費優惠政策助力企業紓困解難?
答:在增值稅方面,自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未超過15萬元的(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季度銷售額未超過45萬元的),免征增值稅。
在所得稅方面,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1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再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比例由75%提高到100%,而且在今年10月份納稅申報期,在允許企業享受上半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季度的優惠。
四、今年,全國實行了財產和行為稅合并申報,請問哪些稅種可以進行合并申報?
答:財產和行為稅合并申報通俗來講,就是“簡并申報表,一表報多稅”,納稅人在申報多個財產和行為稅稅種時,可以在一張申報表上同時申報多個稅種,具體包括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船稅、印花稅、耕地占用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契稅、環境保護稅、煙葉稅等10個稅種。在此,需要溫馨提示的是城市維護建設稅是附加稅種,與增值稅、消費稅申報表整合起來,不納入財產和行為稅合并申報的范圍。合并申報后,可以簡化報送資料,減少申報次數,進一步縮短辦稅時間。
五、住房一直是大家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據了解,今年9月1日起開始施行《契稅法》,《契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相信大家都很關注稅率是否發生變化?
答:契稅的稅率沒有發生變化。《契稅法》保持了現行稅制的框架和稅負水平總體不變,在稅率方面,《契稅法》平移了《契稅暫行條例》規定的稅率3%-5%,并未提高,目前,我省契稅現行適用稅率為3%,與原稅率一致。但根據購買住房契稅優惠政策的相關規定,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員范圍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少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少按2%的稅率征收契稅。
六、據了解,一年一度的城鄉居民保險又開始繳費了,請問今年的繳費期限和繳費標準是怎么樣的?繳費又有哪些途徑呢?
答:2021年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時間為2021年1月15日至2021年12月31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時間是2021年9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180元、240元、360元、600元、900元、1200元、1800元、3600元、4800元九個檔次,參保人可以自主選擇其中一個檔次繳費。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320元。
繳費方式主要分為線上與線下兩種:線上辦理可以通過電腦端登錄電子稅務局進行繳費,或者手機端通過粵稅通、粵省事微信小程序進行辦理。線下辦理的途徑有:繳費人攜帶本人的戶口簿或者身份證到河源市農村商業銀行或郵政儲蓄銀行網點辦理,或是選擇前往就近的辦稅服務廳辦理繳費。
市工信局上線提綱
一:很多人對電磁輻射或多或少都有點擔憂,那么電磁輻射究竟是什么?它是不是一定會危及人體健康呢?
答:電磁輻射是電能以電磁波的形式通過空間傳播的物理現象。早在人類出現之前,電磁輻射就已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它表面的熱輻射和雷電現象都可產生電磁輻射,太陽及其它星球也從外層空間源源不斷地產生電磁輻射。電磁波按頻率(或波長)可分為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等。無線電波又可分為低頻、中頻、高頻、甚高頻和超高頻無線電波。
電磁輻射雖然普遍存在,但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并不可怕。醫學實驗表明:生物體接受電磁輻射后,產生的變化可分為致熱效應與非致熱效應。
研究證明:致熱效應會影響人體器官正常工作,對心血管系統、視覺系統、生育系統等都有一定影響。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屬非致熱效應,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有力的科學證據證明非致熱效應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市工信局對無線電發射臺(站)的管理非常嚴格。除每年一次抽查檢測外,市區每設立一個無線電發射臺(站),市工信部門和環保部門會對其設備和電磁輻射強度進行檢測,只有符合國家及技術指標和電磁輻射標準,才能投入使用。所以,只要辦理了合法審批手續的移動通信基站,其電磁輻射是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的。
對于市民投訴的電磁輻射污染問題,管理部門都會及時到現場進行檢測。如果被測試的無線電發射臺(站)超過核定的標準,則責令其停機整改,經再次檢測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我們經常說到的“黑廣播”、“偽基站”是什么?怎樣去辨別“黑廣播”和“偽基站”呢?。
答:“黑廣播”是指未經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和無線電管理機構審批,私自設置的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往往播放一些虛假廣告、粗俗色情節目等,使群眾上當受騙,同時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有的“黑廣播”還被別有用心的敵對分子用來播放反動言論,危害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
“偽基站”是當前一種實施電信詐騙手段的高科技儀器,主要由無線發射主機和筆記本電腦組成,能夠搜取以其為中心、一定半徑范圍內的手機卡信息,并任意冒用他人手機號碼,強行向用戶手機發送詐騙、廣告推銷等短信息。2021年我局沒有發現“黑廣播”“偽基站”違法犯罪行為。
三、產業共建專項資金政策現在還在實施嗎?
答:產業共建專項資金政策實施期限為2017-2020年,目前已期滿。產業共建政策中的疊加性獎補方向已不再實施。普惠性方向,依據政策要求是對2016-2020年落戶投產的企業前1-5年按標準予以稅收扶持。原則上政策實施期內落戶投產且符合獎補要求,至項目入庫核算日期投產時間未滿5年的,還能享受普惠性政策扶持。后續需以省統一的項目入庫要求為準。
四、產業共建專項資金政策已在2020年到期,現在新落戶園區的項目還有哪些政策可以享受?
答:省目前實施促進先進制造業項目投資政策,明確“對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河源等市總投資5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省財政按其新增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不超過2%的比例,分年度對地級以上市政府予以事后獎勵”。2021年以來落戶園區的項目可關注該政策具體實施要求。
五、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促進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集中對接重點企業、重點領域。協調金融部門緊緊圍繞全國、全省重點企業名單,主動對接、應貸快貸、應貸盡貸。開展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對有融資需求的企業,推給各銀行機構走訪對接,提供融資服務;完善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政策性融資擔保和再擔保體系,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支持。今年我局與建設銀行河源分行簽訂了戰略框架協議,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建立了溝通機制。
今年以來,市工信局摸查推薦有融資需求的規上企業436家給我市金融機構,我市銀行機構累計為戰略性產業集群436家次企業(項目)新增融資42.01億元,極大地緩解了我市企業融資難題。前三季度,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47.09億元,同比增長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