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星
日前,2025河美共贏籃球聯賽第三屆“林長杯”籃球賽落下帷幕,經過一個多月的激烈角逐,新豐江林管局隊斬獲冠軍。此次賽事是“林長領航·綠韻守護”活動年的重要活動之一,有效激發了各級林長與林業干部干事創業熱情,凝聚了全市力量推深做實林長制,為綠美河源生態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今年以來,我市以全面推行林長制為抓手,聚力實施“林長領航·綠韻守護”行動,進一步發揮市、縣、鎮、村四級林長領航作用,強化林業資源管護,筑牢綠色生態屏障,實現“林長制”促進“林長治”,推動綠美河源生態建設在高水平保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守護綠美保護地
提升生態“高顏值”
近日,在廣東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下稱保護區),工作人員穿梭于林間,采集植物樣本、拍攝影像資料,詳細記錄植物生長特征和情況,有序開展植物多樣性調查。
“目前我們主要開展了動植物監測工作。”保護區管理處林業高級工程師鐘智明表示,去年底完成了昆蟲的初步監測,共記錄到1400多種昆蟲。同時,針對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紫紋兜蘭開展了野外調查、人工授粉、保育和回歸工作,培育了上千株的紫紋兜蘭,并野外回歸紫紋兜蘭500株。
保護區坐落于東江中游的生態腹地,是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物種基因庫,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獨特的自然景觀。一直以來,保護區通過科技賦能、科研創新、自然教育等多維舉措,積極探索高水平保護的創新路徑,不斷深化與高校科研所的技術合作,高水平建設鄉土植物園活的種質資源基因庫,持續開展生態監測,重點做好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育核心技術,努力構建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示范樣板。
近年來,我市在林業生態保護與建設方面多點發力,不斷加強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地、濕地保護管理,加大保護宣傳與巡護巡查力度,開展“清風行動”等聯合執法專項行動,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加快建設示范性自然保護地、郊野公園和山地公園,有力推動了生態環境的持續優化。
目前,我市綠美保護地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廣東康禾溫泉國家森林公園結合綠美點建設,打造“無痕森林公園”,建成自然教育科普館、自然教育徑、小微濕地等;河源萬綠湖國家濕地公園“兩林一徑一基地”總體目標基本完成;國家中華穿山甲研究中心和平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已基本建成,預計今年可以正式開展觀測研究;5個郊野(山地)公園已取得階段性進展。
保護古樹名木
留住“綠色鄉愁”
走進紫金縣黃塘鎮嶂拔村的古樹公園,一株320年的古榕樹枝繁葉茂,樹下幾名村民坐在石凳上閑話家常。古樹公園內設置了休憩座椅、涼亭、黨建長廊等設施,四季常青的古樹與當地的自然景觀相互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小橋流水人家”風貌,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游覽。
“村里掛牌的古樹共24株,包括雅榕、紅錐等種類。”嶂拔村村委會主任陳志豪表示,公園以古樹群為核心建設,通過古樹復壯、綠化提升及汀步園路建設等措施,科學修復古樹生長環境,提升了公園的生態品質。
為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黃塘鎮從制度層面明確了古樹名木保護的屬地管理責任,落實“一樹一策”保護原則,通過完善保護機制、運用科技手段、加強宣傳教育等措施,提升保護效果,并建立了定期巡查、病蟲害防治、掛牌保護等一系列保護制度,為古樹名木的保護提供了全面的制度保障。
古樹名木是珍貴的“活化石”“活文物”,承載著廣大人民群眾的鄉愁情思,是珍貴的森林資源、寶貴的景觀資源和獨特的文化資源。近年來,我市以實現古樹名木有效保護為目標,通過“1+2+N”工作法,依托全面推行林長制這“一套機制”,開展“兩塊宣傳”,建立檢察機關司法介入、村黨員干部進網入格巡護、明確具體管護責任人等“N項機制”,堅持全面保護、依法管理、科學養護的方針,扎實做好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目前,全市調查發現并錄入系統的古樹名木共2278株,古樹名木保險在保率100%,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向“綠”而行
織就林海“守護網”
在龍川縣鶴市鎮蓮坑村,護林員們駕駛著摩托車上山,開始一天的巡山護林工作。在山林間,護林員葉振東拿出巡護機,點開“護林員”App打卡,并沿著山路步行,仔細地排查林地安全隱患,查看森林防火情況,確保林區安全。
“巡護機會自動記錄巡林軌跡和時間,如果在巡護中發現有亂砍濫伐、違規野外用火等情況,就可以用巡護機拍照上傳,有關部門就會來管理。”護林員葉振東表示,全鎮護林隊伍有34個人,采用網格化管理,每名護林員都有自己的管轄區域,主要工作是森林巡查與資源保護、森林防火宣傳以及野生動植物保護等。
“村里建立了巡山護林日常制度,重點檢查亂砍濫伐、違法占用林地等情況,每年森林特別防火期和節假日等重點時期,還會組織村干部在山口值班值守,并配備風力滅火器等設備,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保護好森林資源。”蓮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級林長黃如廣說。
作為全省林業資源大市、省重要生態屏障,近年來,我市落實“四單兩函”林長解決問題機制,因地制宜建立健全林長巡林、部門協作、工作述職、林長會議等系列配套制度,通過狠抓制度常態長效執行,保障林長制規范高效運行。同時,創新建立“林長+”協作機制,建立“森林法官”工作室,組建“森林義警”隊伍,招募民間林長,凝聚起護林強大合力。
目前,全市設立林長4612人,落實基層監管員2048人,聘請護林員3817人,全面建立市、縣、鎮、村4級林長體系。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深化林長制抓手引領,以“林長領航·綠韻守護”工程為核心抓手,進一步壓實各級林長責任,強化跨部門協同聯動,持續提升林業治理能力,切實推動從“林長制”向“林長治”的效能轉化,為綠美河源生態建設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