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陳星 記者昨日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9.99億元,同比增長5.3%。整體來看,全市農業生產總體穩定,各類產品增長較好。
今年以來,我市牢牢守住保障糧食安全底線,全力保障糧食及主要農產品供給,圍繞“1+3”現代農業產業有序推進農業產業大會戰,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全市列入重點監測農業產業項目57個、計劃總投資63.88億元,已動工項目33個、完成投資9.86億元,預計年內可投產項目31個。
種植業穩產增收有奔頭
在種植業方面,我市“三夏”工作正有序開展,全市早稻種植面積達91.51萬畝,預計全市早稻平均單產425公斤/畝,較上年增加5公斤/畝,總產39.89萬噸,較上年增加0.85萬噸;晚稻育秧已完成。上半年,我市種植業產值60.08億元,增長3.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個百分點。
經濟作物增長較快。蔬菜、水果、茶葉等主要種植類產品產量穩中有升,同比分別增長2.36%、1.1%、5.2%,其中食用菌、荔枝產量同比分別增長8.25%、10%。茶產業提質增效穩步推進,制訂實施《紫金蟬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年—2027年)》等8個子方案,新建3座茶葉集中加工廠,實現日新增加工產能2噸。
技術賦能漁業綠色發展
在廣東龍庭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龍庭公司)的水產養殖基地,一條條魚兒在“水質哨兵”智能化系統的“監護”下歡快擺尾,養殖人員只需打開手機,就能實時查看水溫、溶氧量等多項關鍵水質指標,真正實現了養殖管理的智能化與精準化。
龍庭公司的水產養殖基地占地約100畝,標準化廠房占地4700平方米,專注于斑鳠(芝麻劍)、墨瑞鱈等多種名貴淡水魚的種苗研發、繁育、養殖及銷售,擁有超2萬尾種魚資源。目前,該公司已建成15個標準化魚池、配備增氧機5臺、玻璃鋼孵化桶12個,初步形成規模化、現代化的淡水魚繁育體系。
今年以來,我市通過大力推廣工廠化養殖模式拓展漁業養殖空間,11個設施漁業建設項目已動工7個,建成后預計全市工廠化養殖水體達1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40%。其中,連平縣龍庭科技水產繁育工程建設項目已實現魚苗繁育正常投產,紫金縣東江河畔續建項目、東金智能高密度養殖漁業項目均開始試養階段。草魚、鯽魚、鳙魚等多個品種淡水魚市場供不應求、價格上漲,水產品產量穩步提升,上半年實現水產產量2.52萬噸,同比增長6.24%。
畜牧業穩健發展
今年以來,我市嚴格落實生豬產能調控措施,持續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新改擴建的大型規模養殖場產能持續釋放,牧業增速提升較快,牧業產值31.26億元、同比增長7.5%。
上半年,全市生豬出欄91.16萬頭、同比增長14.49%,能繁母豬存欄13.29萬頭、同比增長14.74%;家禽出欄3120.83萬只,同比增長1.12%。其中,東源東瑞出欄生豬17.5萬頭、連平東瑞出欄生豬11萬頭、順泰種養合作社(升平養殖場)出欄生豬2萬頭,畜禽產品供應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