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住建部傳來喜訊,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最新評估中成績斐然,在全國111個中等城市中位列第58名,正式由第三檔躍升至第二檔,提前1年完成省定目標任務,實現了工作突破。這一顯著進步,標志著我市在垃圾分類領域邁出了堅實步伐,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自2020年正式啟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我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市委、市政府連續5年把垃圾分類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督檢考計劃,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居民認知度和參與率為目標,統籌推進全市垃圾分類工作。2024年,《河源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出臺,為全市垃圾分類工作提供綱要規劃保障,進一步夯實我市生活垃圾分類法治化工作基礎。
市城管綜合執法局作為垃圾分類工作牽頭單位,在體制機制建設方面,構建了協同聯動、齊抓共進的分類工作格局;制定了《河源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河源市城市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專項規劃(2025-2030年)》等一系列政策法規,為垃圾分類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推動源頭減量方面,大力推進環環相扣、全鏈條式垃圾分類體系,330家公共機構成功創建“節約型機關”,16家零售企業按時報告塑料使用情況,26家星級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快遞電子面單使用率10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超90%。
分類處理能力的提升是垃圾分類工作的重點。積極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餐廚垃圾處理廠等項目建設,提高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創新推出有害垃圾預約上門回收和定期巡檢收運模式,在市中心城區315個公共機構和73個示范點,集中將有害垃圾收運處理,順利實現了市區生活垃圾“零填埋”,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持續保持100%;此外,有害垃圾收集試點建設經驗獲評河源市2024年全面深化改革優秀案例。
此外,深入開展“黨建+垃圾分類”工作模式,建立健全黨建引領機制,堅持以市、區、街道、社區黨組織四級聯動機制為抓手,聯合縣(區)有關單位、街道、社區黨組織研究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積極動員機關黨組織依托“雙報到”“結對共建”“主題黨日”等載體,組織黨員志愿者主動下沉到社區小區、樓棟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理解、支持、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助力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
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實現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老舊投放點更新率53.2%,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回收利用率37.5%,均超全國同類型城市平均水平,提前完成省“十四五”規劃任務。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由點到面、逐步啟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體系不斷完善,宣傳氛圍日漸濃厚,群眾習慣逐步養成,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
此次垃圾分類工作的提檔升級,是對我市前期工作的充分肯定,也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我市將認真對標對表住建部《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估辦法》和相關部署要求,系統梳理短板弱項,積極創新工作方法,常態化開展志愿活動,推廣特色宣傳模式,形成多部門聯動、全民行動的垃圾分類新格局,穩步推進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