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河源指揮部指揮長、河源市政府黨組成員楊雷一行到河源市龍川縣佗城鎮、老隆鎮開展鄉村振興駐鎮幫扶助力“百千萬工程”實地調研,看望慰問深圳派駐幫扶干部。深河指揮部副指揮長袁志雄、深圳對口幫扶協作駐龍川縣工作隊隊長張明明、深河指揮部相關部室等參與調研。
佗城鎮地處龍川縣最南端,東江上游。佗城至今已有2239年的歷史,是秦朝嶺南四大古邑中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也是紅色革命老區。在第二輪深圳對口幫扶河源駐鎮幫鎮扶村工作中,駐佗城鎮工作隊由深圳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深圳市氣象局和南方科技大學等單位聯合派駐。
自2024年7月底入駐以來,駐佗城鎮工作隊圍繞佗城鎮資源稟賦和發展需求,聚焦黨建引領、產業升級、綠美生態、文化賦能、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累計推動實施項目10項,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83萬,惠及群眾20000人次,全方位支持佗城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楊雷一行在佗城鎮四甲三印村調研靈芝種植項目
在佗城鎮,楊雷一行先后到“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勝利村、鄉村振興研究院、紅色文化村——四甲三印村等地調研,了解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推進情況。
東江河畔的勝利村成功入選龍川縣2025年典型村(第三批)計劃選樹培育名單,是佗城鎮唯一入選村莊,成為鄉村建設的標桿。
駐佗城鎮工作隊緊緊抓住勝利村入選2025年典型村培育對象的契機,帶領村委主動謀劃綠美示范項目,得到佗城鎮政府和駐縣工作隊的認可,成功申請綠美提升示范項目,金額約86萬,目前在推進實施中。
楊雷一行在佗城鎮勝利村調研
駐佗城鎮工作隊堅持“項目為王、產業為基”的發展理念,聚焦產業鏈精準招商,推動特色農文旅項目落地。深圳深河農旅公司正式進駐勝利村,流轉了206畝土地,目前實際投資資金50萬,用于基礎建設。駐佗城鎮工作隊還依托勝利村沙質壤土、排水良好的生態優勢,因地制宜地在勝利村引入特色“粉葛+淮山”種植產業,推動特色種植產業發展。
龍川縣鄉村振興研究院由深圳對口幫扶協作駐龍川工作隊發起成立,駐佗城鎮工作隊策劃,依托深圳人才優勢,整合多方資源,聚焦龍川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與鄉村全面振興。
龍川縣鄉村振興研究院
駐佗城鎮工作隊以龍川縣鄉村振興研究院為平臺,通過精準定位和資源整合,聯合多家機構(龍川縣雙百工作隊、各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駐龍川支醫支教隊、龍川縣寶龍社會工作發展服務中心、“雙百”社會工作服務站等)開展公益培訓、專題講座、文化沙龍等系列活動,并積極吸引各類文化創意工作室入駐。同時,該研究院還專門設立了消費幫扶產品展銷專區,旨在充分發揮這一優質平臺的綜合效能,將其打造成為集會議會務、人才培養、文化推廣、產業扶持于一體的鄉村振興綜合服務平臺,切實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龍川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佗城鎮三印村上印寨,是1928年由黃克等革命先驅成立的龍川縣第一個蘇維埃政府所在地。駐佗城鎮工作隊通過進一步深化紅色資源的開發利用,推動龍川縣紅色旅游與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龍川縣特色的紅色文旅品牌,為龍川縣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楊雷一行在龍川縣蘇維埃政府舊址調研參觀
老隆鎮作為龍川縣縣城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貿易和交通的核心樞紐。在第二輪深圳對口幫扶河源駐鎮幫鎮扶村工作中,駐老隆鎮工作隊由深圳市寶安區新橋街道、沙井街道、寶安區城管工程事務中心和寶安區住房和建設事務中心等單位選派干部組成。
在老隆鎮,楊雷一行先后到月樂堂村、板塘村、江邊村等地調研,看望慰問深圳派駐幫扶干部,了解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推進情況。
楊雷一行在老隆鎮月樂堂村調研
自從2024年7月底入駐以來,駐老隆鎮工作隊緊扣產業發展與民生建設兩大核心,扎實推進老隆鎮項目建設工作。新橋街道投入20萬元,提升佗城鎮域公共服務能力,美化鄉村生態環境;二是沙井街道投入10萬元,提升老隆鎮第二中心小學辦學條件;投入24萬元,打造月樂堂村彩繪藝術村項目,以彩繪藝術為載體,塑造鄉村文化新風貌;引進紅松茸種植項目,提升板塘村造血能力;充分利用上級專項資金,聘請專業設計運營團隊,規劃城市客廳“寶隆坊”項目建設。
楊雷對駐佗城鎮工作隊和駐老隆鎮工作隊幫扶入駐以來的幫扶成果給予肯定。他要求幫扶干部們緊抓“百千萬工程”推進契機,從幫扶地區實際從發,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精準謀劃實施一批高“顯示度”“含深度”的幫扶協作項目,為當地鄉村振興事業做出貢獻;同時要加強隊伍管理,遵守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做好內務規范等事項,積極發揮示范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