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河源2025年第一次工作調度會在中國蟬茶交易中心蟬茶博物館(河源市紫金縣)召開。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河源指揮部指揮長、河源市政府黨組成員楊雷強調,要持續深化五縣一區產業協作;要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要挑選好項目解決當地急難愁盼問題;要謀劃具有“含深度”和顯示度的項目;要一體化管理深圳幫扶隊伍。
深河指揮部副指揮長林勁民、吳萌、袁志雄,深圳對口幫扶協作駐各縣(區)工作隊隊長,以及深河指揮部相關部室參加會議。
一行人實地參觀了河源市紫金產業園區北區,現場聽取龍紫共建園區進展情況,隨后前往中國蟬茶交易中心觀看紫金土特產數字化平臺視頻及參觀蟬茶博物館。
紫金產業園累計投入資金31億元,園區內的道路、供水、供電、排污等設施完善,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北區(紫城工業園)首期2.7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已全面完成,二期11.6平方公里征地工作已完成,公共服務區、孵化廠房、冷鏈物流園等項目建成投入運營,“一橫一縱”、二期中部片區基礎設施、排水渠與邊坡防護、電商物流園、樓宇產業園等一批項目正在加快推進,目前紫城工業園累計引進落戶項目86個,投產企業60家。在龍華區的大力幫扶下,紫金縣茶產業從默默無聞到做大做強,茶葉種植面積由2015年的1.8萬畝增加到目前的8.5萬畝,“紫金蟬茶”也躋身“廣東三大名茶”,并被評為“全國鄉村特色產品”、粵字號“優秀品牌”。為進一步做大做強紫金蟬茶,龍華區專項支持1000萬元,深河指揮部專項支持450萬元,協助紫金縣建設中國蟬茶(紫金)交易中心,并于2023年10月31日正式揭牌。該中心的建成,為紫金蟬茶打造一個獨具特色的銷售、宣傳、展示平臺,打開紫金茶葉銷售新局面。目前,第一期進入全面運營狀態,已進駐34家企業;第二期已交付,現進入招商階段,已入駐3家企業。
調度會上,深河指揮部傳達了《推動河源市基礎設施提能升級和公共醫療服務提質走在前作示范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具體內容,林勁民對《方案》進行補充說明。
駐源城區、東源縣、和平縣、龍川縣、紫金縣、連平縣主要負責同志依次匯報過去兩個月的幫扶協作整體工作情況以及 2025 年的幫扶協作資金使用、 項目安排等工作計劃, 并就如何落實《方案》交流發言。
駐源城區工作隊:已通過對口幫扶協作資金謀劃19個項目;支持源城在大鵬新區生命科學產業園設立“反向飛地”;聯合源城區招商引資,引進53個項目落地,其中先進制造業項目23個,超千萬元項目30個;助力在大鵬新區成功舉辦大鵬-源城高質量發展雙向推介會。
駐東源縣工作隊:持續加強“長者飯堂”建設,切實解決留守老人用餐難問題;引進開皇榴蓮品牌,舉行了開皇榴蓮主題廣場項目的簽約儀式;積極推廣多年生稻示范種植,助力多年生稻成功試種及駱湖鎮成為國內多年生稻產業化種植最大連片基地。
駐和平縣工作隊:與和平縣實施協同招商,2024年新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類項目16個;投入專項資金共同創建水背古村國家級3A旅游景區、彰洞古村落、翠山竹海森林公園,協調福田區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共建福和協同創新基地。
駐龍川縣工作隊:助力全省首個反向飛地——河源龍川(寶安)科技創新中心上榜省第三批“農村土地綜合改革”主題典型案例;推動老隆鎮水貝小學加入寶安小學教育集團;聯合深圳市中醫院、龍川縣中醫院開展“中醫藥文化進基層”活動。
駐紫金縣工作隊:2024年共謀劃實施幫扶項目102個,其中駐縣工作隊直接實施23個,各駐鎮工作隊共實施79個。推動龍華對口幫扶協作紫金工作在2023年度廣東省推動產業有序轉移工作考核中取得“優秀”等次,紫金產業園獲評2023年度園區高質量發展“優秀”等次。
駐連平縣工作隊:助力騰訊為村發展實驗室和連平縣開味緣公司協作,將農耕生產過程轉化為數字場景;聯合承辦連平山海音樂節,參與觀眾達462萬;做好2025年度南山區對口幫扶協作項目入庫申報,共收集35個申報項目。
楊雷強調,全體幫扶協作干部要緊緊圍繞省“百千萬工程”協同作戰,將“百千萬工程”貫徹于各項工作開展中。
產業協作上,要聚焦這一主責主業,加強與五縣一區的溝通交流,充分發揮深河指揮部的指導協調作用,持續深化五縣一區產業協作。
鄉村振興上,要牢牢守住防返貧底線,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各幫扶協作隊伍積極導入后方資源,發揮好產業帶動效應,盤活要素資源。
民生幫扶上,要充分對接河源所需,發揮深圳所能,積極對接當地,把有限的幫扶協作資金用在刀刃上,挑選好項目落地解決當地急難愁盼問題。
項目謀劃和實施上,要結合上級單位明確要求,嚴格依規依據使用項目經費,謀劃一批高“含深度”和高顯示度的項目,為深圳企業找市場。
隊伍管理上,要對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和支醫支教隊伍進行一體化、嚴格化管理,充分給予關心和支持,要不折不扣落實市委、市政府,深圳市鄉村振興和協作交流局要求,落實好相關臨時性工作,形成合力,共謀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