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河源指揮部指揮長、河源市政府黨組成員楊雷一行赴河源市和平縣上陵鎮、長塘鎮、東水鎮、林寨鎮、公白鎮開展對口幫扶協作工作實地調研。深河指揮部副指揮長袁志雄、深圳對口幫扶和平工作組組長巫資香、工作隊隊長羅崇文等陪同調研。
楊雷一行來到上陵鎮調研翠山村翠山竹海公園項目,詳細了解該項目的建設進展情況,以及建設具體內容和規劃路線。
調研翠山竹海公園項目
翠山竹海公園項目主要以翠山村村內竹林為主,翠山村設有高速公路上陵出口,交通條件極為便利。翠山村竹林四季常青,生態環境優美,上陵鎮工作隊按照“讓竹林成為美麗鄉村風景線,把小竹子做成大產業”的發展理念,精心研究和謀劃該項目,并成功爭取到深圳對口幫扶專項資金550萬元。該項目建設將以竹海環形道路作為公園的主體連接線,構建“識竹”“賞竹”“游竹”“戀竹”“翠山美麗鄉村”五種主題體驗,即五段特色風貌道路,計劃建設一條約全長6.15公里具有中國氣派、嶺南風格、廣東特色的竹林綠道。
隨后,楊雷一行來到上陵鎮中心小學,調研“芭莎課后一小時”美育公益項目,了解項目引進情況和成效。
據了解,上陵鎮工作隊自進駐以來,在防返貧方面,連續三年為全鎮脫貧戶購買“防返貧險”,每年保費約24萬元;多渠道爭取到幫扶資金約25萬元,用于慰問困難家庭、資助困難學生等事項。在建設和美鄉村方面,累計爭取幫扶資金約300萬元,會同鎮里謀劃推動49個幫扶項目開展,目前已完成增公村黨群服務中心周邊提升工程等32個項目。在產業幫扶方面,積極拓寬鎮村農產品銷售渠道,累計開展消費幫扶約250萬元;協助和平縣農業銀行在上陵鎮累計發放貸款約1.2億元。在民生幫扶方面,推動鎮中心小學納入“芭莎·課后一小時”美育公益項目,并獲資助資金10萬元;積極向幫扶單位爭取12萬元防疫物資,緩解鎮里防疫醫療物資短缺的壓力。
在長塘鎮,楊雷一行來到龍陂村調研鄉村振興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項目主要利用閑置屋頂建設光伏電站,村民只需提供場地即可“變閑為寶”與企業共享光伏發電收益,還可獲得可觀的一次性激勵和長達25年的固定收益。該項目獲評2022年廣東省“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已簽約超100戶。
隨后,楊雷一行來到四圍村調研和平北部片區農產品集散中心項目。該項目一期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800平方米,新建一棟2層砼框架結構的市場綜合樓,是集交易、展示、檢測、電商、加工配送、倉儲轉運及運營管理于一體的農產品集散中心,同時謀劃依托集散中心打造河源市首個“光儲充”一體化項目。該項目由深圳對口幫扶專項資金支持550萬元,計劃于2024年5月全部完工并驗收。
據了解,長塘鎮工作隊自進駐以來,一是緊扣強產業重點、產業發展成效更加突出,指導成立獼猴桃專業產銷服務公司,注冊商標“圳興源”,累計開展消費幫扶約130萬元,連續兩年實現銷售額突破百萬,成為長塘鎮歷史上首個“百萬級”本土企業品牌;推動開展“政企社農”合作水稻種植項目,為首批參與試種農戶增加收入11.5萬元。二是推動公共服務更加完善,安排幫扶資金約2500萬元建設42個民生基礎設施項目,集中供水、文體廣場、路燈等一批項目相繼投入使用;多方籌集幫扶資金約95萬元,捐建公益閱覽室2間、錄播電教室1間,修建河道、橋梁護欄,修固河道護坡、農田圍堤等10余處。
楊雷一行前往新坪村調研千年古榕黨建廣場項目,實地了解該項目的建設規劃情況,以及東水鎮黨建品牌的打造情況。這棵雅榕樹樹齡1000余年,樹干粗壯到足足要十二個成年人合抱,在2018年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被廣東省綠化委員會、廣東省林業局評為“廣東十大最美古樹”。為更好地保護好古樹,賦予新時代更多更廣的古樹內涵,東水鎮工作隊自籌了40萬元資金對古樹進行保護性開發。
在東水農民畫培訓基地,著名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原深圳市美術協會主席、杰出鄉賢駱文冠老師正帶領著一批農民畫手作畫。這正是東水鎮工作隊積極推動的文化振興農民畫項目,在成立“東水鎮農民畫社”的基礎上,以“東水農民畫”為突破口,打造河源市的文化振興品牌,探索一條文化振興帶動產業發展的路子。
據了解,東水鎮工作隊自進駐以來,擔當作為,開拓進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村莊建設方面,投入2000多萬元資金,建設了文化廣場4個、安裝路燈600盞、新建村道8公里、巷道3公里。在圩鎮建設方面,爭取2000萬資金,完成了規劃設計、立項招標,現進入建設階段。在鄉村治理方面,建立了“衛生文明戶”評比獎勵機制等機制,投入60多萬元清理各類衛生死角垃圾500噸,助力大田村榮獲“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在產業發展方面,協助發放金融貸款2157萬元,支持了東水臘肉、皇帝柑、胭脂米、養豬等家庭特色產業的發展。
楊雷一行來到山前村調研山前村白棉坑道路項目。該項目利用深圳市福田區幫扶重點村資金和自籌資金100余萬元,在白棉坑、八十地、六嶺等自然村新鋪設約2公里的道路,解決幾百戶生產、出行“老大難”問題;并投入約30萬元來安裝50盞太陽能路燈、53盞布線路燈,保障農戶出行安全。
隨后,楊雷一行調研石江村的人居環境提升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88萬元,主要建設內容有清運平整地塊、清拆破舊圍墻及廣場,新建籃球場、羽毛球場及文娛廣場等,建設資金來源為深圳市幫扶重點村資金。項目建成后,林寨鎮工作隊用自籌資金17萬元建成了婦女兒童之家和幫扶宣傳長廊;深圳金地新沙房地產公司捐贈3萬元的辦公設施,極大改善了該村的人居環境面貌,提升了公共服務能力。
據了解,林寨鎮工作隊自進駐以來,在產業幫扶方面,大力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目前已流轉耕地916.55畝;積極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累計開展消費幫扶38.6萬元;引進了河源市中恒樂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樓鎮村簽訂土地入股合作協議,流轉186畝耕地用于“稻蝦養殖”項目,預計2024年能產生分紅收益。在提升公共服務方面,圍繞“七個一”要求,已累計安排建設8個項目,計劃投入約2700萬元資金。目前,已完成農貿市場初步升級改造、圩鎮“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三線整治”等工作;投入422萬元開展石江村人居環境提升建設,完成了改造升級了黨群活動中心、婦女兒童之家,統一農房外立面,安裝路燈等事項。并安排1000萬元資金,用于石江、山前、中洞、明星等4個村的美麗宜居村創建工作。
在公白鎮,楊雷一行來到美塘村調研美麗宜居村項目。本輪幫扶以來,深圳市福田區投入財政資金400萬元,在美塘村實施了風貌提升項目及婦女兒童之家項目。風貌提升主要包括沿路風貌提升、民居外立面改造、文化廣場等三大部分。
調研公白鎮衛生院
隨后,楊雷一行來到公白鎮衛生院,調研公白健康小鎮項目。該項目主要包括邀請深圳專家團隊到公白鎮舉行義診活動、組織公白衛生院醫務人員到深圳北大醫院進行跟班學習、捐贈當地亟需的醫療物資共計30.85萬元、發動轄區企業捐贈資金10萬元用于輸液室建設等內容,通過多方合力、多措并舉扎實提升公白鎮的醫療衛生條件。
據了解,公白鎮工作隊自進駐以來,持續在產業、民生、生態等方面發力。一是大力扶持鎮里的龍頭企業廣東德福農業公司,著力打造花卉全產業鏈,協助公司投入資金2000萬元,新建種苗組培車間,帶動了53戶188人參與到花卉種植,2023年增加本鎮村集體收入22.8萬元。二是推動后方幫扶單位蓮花街道辦聯合轄區的企事業單位在鎮衛生院掛牌“公白健康小鎮”,為公白鎮培養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還捐贈了一批價值21萬元的醫療物資,以及資金10萬元用于建設輸液室。三是充分利用福田區投入的500萬元資金開展美塘、東聯兩個重點村的美麗宜居村莊建設。公白鎮工作隊募集社會捐贈資金42萬余元實施村莊環境整治,聯系后方幫扶單位捐贈油茶樹、桂花樹等各類苗木九千余株,贈送氨基酸菌肥3.75噸用于村莊綠化。
召開座談會
楊雷一行還分別前往上陵鎮工作隊、長塘鎮工作隊、東水鎮工作隊、林寨鎮工作隊和公白鎮工作隊辦公場所看望慰問幫扶干部,并召開座談會。
在座談會上,上陵鎮工作隊、長塘鎮工作隊、東水鎮工作隊、林寨鎮工作隊和公白鎮工作隊分別對駐鎮幫扶和鄉村振興等工作情況進行詳細匯報,并就下一步幫扶協作工作思路進行深入交流。
楊雷指揮長講話
楊雷對駐鎮幫扶干部們表示深切的慰問,并對工作隊三年來的工作成效給予認可。楊雷指出,這一輪駐鎮幫扶工作即將收尾,希望各幫扶工作隊能梳理完善好各項工作,將能完成的工作盡快完成,確保可持續的項目不因人員的更迭而斷檔,穩妥有序完成交接工作;在隊伍管理上不松懈,各幫扶工作隊隊長要嚴于律己,率先垂范,嚴格落實好《關于加強選派干部管理的通知》,遵守工作紀律、生活紀律,站好“最后一班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