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認真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依法治市辦的正確領導下,加強學習,履行職責,全面提升政務服務依法行政和服務水平,營造法治環境, 取得較好成績。根據《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6-2020年)》和《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制度工作指引》等文件要求和市委有關工作要求,現將我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領導
一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通過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黨組第一議題學習、政務服務學堂、理論宣講等方式,系統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民法典》《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法律法規。2020年以來,我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黨組第一議題學習、政務服務學堂、理論宣講等學習共計47次,其中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21次,黨組第一議題學習16次,政務服務學堂8次,邀請市委理論宣傳團宣講2次。二是開展了法治政府建設進展情況自查自評。對照《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指引》《河源市2020年依法行政工作要點》,逐項深挖我局法治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及時查漏補缺、固強補弱,全面提升我局法治建設水平。三是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按要求將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納入年終述職內容,將法治建設納入年度工作計劃,與局各項業務工作同布置、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充分發揮局黨組在推進法治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
(二)依法全面履行職能,助推依法行政高質量發展
根據《中共河源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關于印發河源市2020年依法行政工作要點的通知>的通知》(河法治委〔2020〕5號)要求,局黨組對照工作任務,專門召開依法行政工作會議,制定了工作方案、梳理了工作重點、明確了工作目標,不斷增強依法行政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1.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一是構建政務服務標準化體系。實施事項材料信息數字化、顆粒化梳理,對進駐政務服務大廳綜合窗口的859項事項進行顆粒化梳理,統一事項標準,優化再造審批流程。推進市、區縣、鄉鎮、村四級政務服務管理標準化,集中建設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場地標準化、綜合受理大廳管理制度標準化、服務流程標準化體系。二是推動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服務能力提升建設。完成與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十個基礎業務支撐系統對接,電子印章、電子證照、電子身份認證、“一件事”主題辦、智能審批等應用更加完善廣泛。三是加強“一網通辦”能力。建成了全市電子政務網絡總體框架,市、縣、鎮、村已全部在廣東政務服務網開通服務站點,形成了全市統一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門戶入口,實現大部分事項“一網通辦”,部分事項網上全流程辦理。四是設立企業服務專區。實現了企業政務服務事項一窗通辦,統一窗口出證;完成開辦企業一網通辦平臺系統建設,全面推行“一網通辦、一窗通取”,實現開辦企業涉及的企業業務“一網通辦”,營業執照、印章、發票和稅控設備等“一窗通取”。
2.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按照能取消的全部取消、能下放的盡量下放、能合并的予以合并原則,積極配合做好簡政放權工作,大幅壓減市級行政審批事項。通過政務服務能力提升改革,新市政務服務中心進駐48個單位,進駐率從67%上升到92%;事項進駐1460項,進駐率從72%上升到91%;一窗受理率從70%上升到90%;網上可辦率從76%上升到97%;一次辦成率從12%上升到21%。政務服務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3.深化政府權責清單制度。一方面,根據法律法規立改廢釋以及機構改革等情況,持續規范和完善本部門和依法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的權責清單和權責運行流程圖,逐一明確職權事項運行各環節對應的法律依據、實施主體、監督方式、責任方式等事項,建立權力運行可查詢、可追溯的反饋機制,協助各部門將權責清單錄入省目錄管理系統,實行動態管理,并在廣東省政務服務網公開發布。另一方面,按照《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調整實施一批省級權責清單事項的決定》(粵府令第270號)和《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取消和調整實施一批省級權責清單事項的決定》(粵府〔2020〕1號)要求,配合市有關部門完成取消和調整省級權責清單實施事項(委托類313項,下放類22項,重心下移類787項)的交接工作。
4.優化公共服務。一是線下“只進一扇門”。今年,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以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為契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改造升級市政務服務中心,推行“一窗式”綜合窗口受理業務,目前已有32個部門853個事項納入了綜合窗口。對已進駐市政務服務大廳綜合服務窗口的市直21個部門的297項自然人政務服務事項實施工作日“中午不停歇”服務。二是線上“一網通辦”。以政務服務能力提升推動改革。“粵省事”“粵商通”“粵政易”“廣東政務服務網”等一系列應用服務為我市政務服務改革提供了“加速器”,有力支撐了全省網上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三是開展“跨域通辦”對接合作。已與江西省贛州市行政審批局簽訂《廣東河源·江西贛州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通過建立兩地“跨省通辦”會商機制,建立日常業務溝通協同,正在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業務落地實施。重點圍繞“深莞惠+汕尾河源(3+2)”,經過初步溝通,已基本確定“跨市通辦”模式,擬定合作協議框架。
5.全面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
一是積極推進《河源市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以頂層設計、統籌規劃為原則,指導未來五年全市數字政府項目的建設、應用和管理。目前,《發展規劃》已完成前期調研及座談會等相關工作,基本完成初稿編制。二是全面落實《河源市數字政府改革建設2020年工作要點》。2020年是我市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攻堅年、規范管理年和素質提升年,我局以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為契機,牽頭落實《工作要點》各項任務,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動營商環境和民生服務不斷改善。三是推動市政務云平臺建設及應用。截至2020年12月,政務云平臺共部署運行了33個單位的67個政務信息系統。四是繼續推進“政企合作”模式。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河源分行分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出“智慧政務進銀行網點”服務,實現了政務服務“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深化與華為等“雙區”優勢企業合作,大力推廣“雙區”總部研發設計+河源制造基地等產業協同發展新模式。五是進一步規范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和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工作。統籌開展市級政務信息化服務項目管理工作,建設河源市政務信息化服務項目管理系統并上線運行;統籌協調推進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建設工作,明確規范標準,強化協調指導,發揮各政務服務部門主體責任,積極推動政務服務改革事項落實;強化“好差評”監督管理工作,完成市政務服務綜合效能監督管理平臺建設,運用信息化系統監督政務服務,提高了服務效率,規范了政務服務行為。同時將全市政務服務大廳1845個窗口納入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平臺,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評價。六是完善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機制體制。通過升級改造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信息化平臺,修訂《河源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管理辦法》,將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工作納入市級目標管理責任考核政務服務“好差評”考核項目,完善對熱線成員單位管理、督查和考核機制,促進熱線單位高效、規范地辦理群眾訴求工作。七是開展全市電子政務外網升級改造。開展三級等保安全建設、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改造和電子政務平臺機房整合等,全方位提高市級政務外網安全防護能力。八是全面助力疫情防控。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局充分發揮數字政府在大數據分析、不見面服務、智能化應用等方面的支撐作用,通過信息化手段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出門,全力助力我市疫情防控工作。九是規范網上中介服務超市管理。制定了《河源市網上中介服務超市管理實施細則(試行)》,成立了市網上中介服務超市聯合工作小組,推動我市網上中介服務超市規范管理。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廣東省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平臺上錄入、公布的中介服務事項共529項,88家中介服務機構通過形式復查成功入駐中介服務超市,321家項目業主通過形式檢查成功入駐中介服務超市,審核并發布了124個采購項目。
(三)完善制度建設,營造良好氛圍
為打造群眾和企業的政務服務環境,以政務服務管理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為目標,我局制定了《河源市政務服務工作規則》《河源市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業務工作細則》和規范政務服務中心管理的16項工作制度。大力開展宣傳工作,利用互聯網、LED 大屏幕、微信公眾號、移動宣傳欄等線上線下媒體開展依法治市宣傳活動,使廣大干部職工牢固樹立了依法行政的觀念,營造了良好的依法行政工作氛圍。
二、存在問題
過去一年,我局在推進法制建設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法治宣傳教育力度不夠,依法服務水平和能力普遍有待提高;二是新市政務服務中心運作機制有待完善;三是數字政府改革基礎設施仍比較滯后,統籌力度有待加強。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強全體干部職工法制宣傳教育。堅持領導干部學法制度,完善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提高依法管理能力和執法能力;加大干部職工年度法制學習培訓工作,大力開展法制教育培訓活動,建設一支政治堅定、作風優良、紀律嚴明、廉潔務實的政務服務隊伍。
(二)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報刊、網絡等大眾傳媒的作用,全面宣傳法律知識,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立體宣傳格局。同時,積極配合市依法治市辦做好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工作,不斷提升廣大干部職工及群眾的法治意識,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三)強化監督檢查。大力推進政務服務綜合效能監督系統完善和使用,推行政務公開,做好政務服務效能監督,主動接受企業、群眾的監督,打造公平、廉潔、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
(四)全面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一是夯實基礎平臺。夯實政務大數據平臺、政務云平臺、政務服務網平臺、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等基礎平臺,落實各基礎平臺的建設任務,為政務信息化項目“系統化、集約化、協同化”建設打下基礎。二是深化政務服務應用。以群眾和企業為中心、以群眾和企業需求為導向,不斷提升群眾和企業辦事便利度、滿意率和獲得感,努力打造與珠三角同等水平營商環境。深入推進“粵省事”“粵商通”“粵政易”等粵系列平臺應用,拓展建設河源特色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粵系列平臺。三是強化公共應用支撐。通過強化統一身份認證、統一電子證照、統一電子印章服務、社會信用公共平臺和數據交換共享應用體系等公共應用支撐,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水平。
河源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2021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