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源市信訪系統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發展和完善全過程人民民主作為重要職責和光榮使命,堅持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成立了以市、縣(區)信訪局局長為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副組長,有關科(股)室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市、縣兩級人民建議征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了《河源市信訪系統人民建議征集工作方案》,積極構建黨委社會工作部門指導、各方積極參與的人民建議征集工作機制,不斷探索和實踐人民建議征集新路徑,充分挖掘群眾“金點子”,著力打造人民建議特色亮點,更好地發揮人民建議征集工作在加強基層治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的積極作用,推動形成人民建議征集“河源樣本”。
一是堅持問計于民,打造民生品牌。2021年10月以來,市委書記、市長整合優化民意溝通渠道,篩選熱點、難點、堵點等突出問題,率先垂范、以上率下,每月安排半天時間,聚焦一個主題,與群眾代表“面對面”交流,創新建立并形成了市委書記、市長“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制。自“面對面”機制建立以來,先后就“看病難”“飲水難”“上學難”等問題組織開展14場座談會,與群眾面對面交流,累計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民生問題5601宗,獲得人民日報、新華網、學習強國等中央主要媒體報道9次,南方日報、廣東廣播電視臺等省級媒體報道12次,市級多家主流媒體報道163次,涌現了一個個暖人心、聚人心的事例,進一步擦亮了河源“民生品牌”。2024年市、縣聚焦生活垃圾治理、摩電整治等主題召開“面對面”座談會共計9場,推動問題解決1106宗、辦結率88.80%。省委辦公廳、省民政廳將“面對面”機制經驗做法在《廣東信息》等刊物上單篇刊登,向全省推廣。
二是堅持守正創新,深挖地方特色。各縣(區)堅持守正創新,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傳統,因地制宜、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和實踐廣泛收集人民意見建議新路徑。2024年共受理群眾意見建議1324宗、回復1277宗。同時,市、縣(區)信訪部門,通過在人民來訪接待場所及鎮(街)村(居)設置特色信訪信箱1199個,公布建言獻策微信二維碼,開設人民建議征集窗口等,線上線下多渠道征求群眾意見建議。
三是堅持以民為本,推動落實轉化。市、縣(區)信訪部門及時對收集到的群眾意見建議進行分析梳理、分類處理。對于通過一體化信訪信息系統接收到的一般性意見建議類,能及時回復的即時回復,需要作進一步調查論證的按信訪業務規范化辦理。對可推廣、可實施的具有一定價值的建議,在進一步調查論證與修改完善的基礎上,及時報送市、縣(區)領導批示轉化。如源城區埔前鎮春沐源小鎮景區開通快遞收送站點、龍川縣麻布崗鎮建成農貿市場等一批人民建議得到有效轉化。全市信訪系統通過廣東省一體化信訪信息系統收到人民建議征集、意見建議類信訪事項155件(其中人民建議征集37件、意見建議類118件),已辦結142件、正在辦理13件。
下一步,河源市信訪局將繼續按照人民建議征集工作要求,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加強對人民建議征集工作的指導,加強與市直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黨委社會工作部門牽頭指導、信訪部門推動落實、各方積極參與的人民建議征集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