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和平縣以“茶香聚和平 經貿促發展”為主題,舉行2025年和平縣秋季經貿系列活動暨茶產業推介會。現場,33個項目簽約、動工、竣工投產,總投資額達58.36億元,集中展示了和平縣高質量發展成果和投資潛力,有力推動經貿合作與茶產業升級深度融合。
和平縣委書記鄧卓文、縣長張衍彪、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曾洪虹及省、市有關單位負責同志、茶葉專家、行業協會代表、知名企業客商及媒體記者等300余人齊聚一堂,共襄盛舉。參會領導嘉賓共同推桿,宣布2025年和平縣秋季經貿系列活動暨茶產業推介會正式啟動。
招商引資成果豐碩
33個項目助力產業升級
據了解,現場集中簽約項目10個,總投資15.5億元;動工項目12個,總投資19.84億元;投產項目11個,總投資23.02億元。項目涵蓋新材料、食品加工、現代農業、文旅休閑等多個領域,集中展現了和平縣在產業建設“大會戰”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將為全縣優化產業結構、擴大有效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現場簽約的中桂電力設備項目投資將實現今年簽約、今年動工,體現了和平縣扎實開展產業建設“大會戰”的生動縮影。該項目投資方中桂電力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高強度混凝土電桿及水泥預制品的生產銷售型企業。近年來公司業務不斷拓展,計劃在和平縣投資興建廣東生產基地,簽約后將于今年9月動工,預計2026年9月建成投產,全部投產后預計年產值達1.5億元。
今年以來,和平縣堅定實施產業興縣行動,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扎實開展產業建設“大會戰”,加快打造“1+2+N”產業體系,推動一產“接二連三”,全縣產業建設多點開花,平臺配套全鏈貫通,營商環境全面優化。其中,獼猴桃、優質稻、茶葉等“六個十萬畝”農業種植基地提質增效,新材料、食品飲料等“1+2+N”產業蓬勃發展。4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快建設,和平產業園區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用地充足,園區內金融、學校、醫院等配套完善,成為全省產城融合示范園區。在企業服務上,實行縣領導掛鉤企業、首席服務官、代辦員等制度,園區企業服務中心實現了一站式全程代辦服務,行政服務中心涉企事項100%進駐、實現一門式辦理。
推介會上,和平縣向社會各界發出招商引資“英雄帖”,誠邀廣大客商企業家到和平考察投資、興業發展。
和平縣有關負責人表示,和平縣將全力以赴把今天的“簽約清單”變成明天的“共贏賬單”,始終堅持以開放的姿態,建強產業生態,拓展發展空間,做優企業服務,為來自各方的投資者、企業家提供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更加廣闊的市場機遇,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科技賦能品牌提升
特色茶葉產業布局初步形成
近年來,和平縣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和現有農業基礎條件,因地制宜發展獼猴桃、茶葉等農業特色產業,特別是茶產業得到了加快發展。全縣茶葉種植面積達2.05萬畝,年產值約2.7億元,有市級龍頭企業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6家,并涌現出“同湖月”“增坑盤皇”等一批知名度高的茶葉品牌,初步形成了具有和平特色的茶葉產業布局,逐步向組織化、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效益化邁進。
為統籌做好和平縣“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和平縣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簽訂了茶產業科技支撐框架協議,旨在進一步發揮科研院所的科技賦能和人才支撐作用,共同推動和平縣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推介會舉行了“粵茶杯”第十六屆廣東省茶葉質量推選活動頒獎典禮,對獲獎茶企進行了表彰。和平縣金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獲得特等金獎,和平縣天富發展有限公司、和平縣九連山蜆子塘茶業合作社獲得金獎。
“媒體+”戰略賦能
推動農產品出山融灣走向全國
本次經貿系列活動的另一大亮點是和平縣“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協議簽訂。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和平縣迅速行動,正式啟動“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農產品體系建設工作。通過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等省級主流媒體展開深入合作。
這意味著,和平縣緊抓“媒體+”賦能這一創新引擎,千方百計推動和平農特產品“出山融灣”、走向全國,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打造鄉村振興和平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