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初以來,連平縣強力推進河流水面漂浮物及沿岸垃圾清理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截至5月25日,全縣共清理河道562.6公里,打撈河道垃圾4149噸,基本實現了全縣河流無成片水面漂浮物的目標,取得了“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階段性成效。
據介紹,為貫徹落實省、市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工作要求,連平縣積極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河長巡河工作。經巡查發現,各鎮河流存在漂浮物和垃圾等現象,部分河段還較為嚴重,這直接影響了連平的水環境。為確保實現連平河流“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總目標,縣委、縣政府于今年3月底出臺了《連平縣河流水面漂浮物和沿岸垃圾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并在4月初召開了全縣落實河長制推進河流治理專項工作動員會,吹響了全縣開展“清漂”行動的號角。
根據工作方案,連平縣境內實行河長制管理的河流有66條,流經13個鎮、167個村,總長749.02公里,全部被納入了此次整治的范圍內。
為確保整治專項行動落實到位,連平縣積極落實保障措施,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明確各鎮是具體組織實施整治行動的責任主體,要求各鎮認真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狠抓工作落實,各河長制成員單位根據部門職責,制定專項措施,加強對工作開展的督促、檢查、指導;強化保障資金投入,在縣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統籌安排河流水面漂浮物和垃圾整治專項資金超過132萬元,各鎮也根據實際需要增加專項經費投入,全力推進河流水面漂浮物和垃圾治理工作。
不僅如此,連平縣還強化督導、考評制度,實行階段督導通報制度,各鎮統一開展整治行動,并在每次行動后3天內將整治情況報送縣河長辦及縣委、縣政府督查辦公室。縣河長辦聯合縣委、縣政府督查辦公室對各鎮整治情況進行督查,并定期在全縣通報階段性進展,對于組織不力、進展緩慢的單位負責人進行約談并責令限時整改。
數據顯示,截至5月25日,連平縣已出動8695人次,清理河道562.6公里,打撈河道垃圾4149噸,清理違章建筑物垃圾超過118宗,面積超過8412平方米,全縣河流水質得到明顯改善,基本實現了全縣河流無成片水面漂浮物的目標,取得了“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階段性成效。
連平縣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強化各級河長巡河制度,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全方位開展各級河長巡河工作,做到巡河常態化、規范化,及時發現和處理各類問題,繼續做好河流水面漂浮物清理打撈工作,全力保障水域環境安全,保護好連平的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