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河源市涉外法律研究會在河源市舉行成立大會。這標志著河源為在法治軌道上對接世界、擁抱未來搭建了一個新的平臺。
河源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高永強致辭。 河源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高永強;河源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慶鐸;河源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曾利等領導;廣東省江西商會、廣東省和平商會、廣州市龍川商會等20多個商會代表和廣州商學院法學院、廣東金融學院法學院等高校代表,以及深圳市藍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調解中心、美國曹霄鶴律師事務所、河源市弘揚法治公益基金會等機構代表近150人出席了大會。 當天上午,研究會召開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和理事會會議。依照章程規定,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領導機構。范冬陽當選為河源市涉外法律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會長;藍鋒、葉勇當選為副會長;歐陽文捷當選為秘書長。 河源市涉外法律研究會是全省首家在民政登記的涉外法律研究社團組織,作為非營利性學術研究社會團體,其業務主管機關為河源市司法局,登記機關為河源市民政局。 大會現場。 當前,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深度調整、國際規則體系加速重構。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持續走深走實,越來越多的河源企業揚帆出海,全市跨境貿易、投資合作、知識產權保護、數據安全合規等領域法律需求呈現明顯增長。此外,研究會涉外研究團隊通過深入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的河源籍企業調研發現,企業在美國、泰國、迪拜等地也遭遇諸多法律難題。因此,河源市涉外法律研究會成立正當其時,既為河源市涉外法律服務提供專業、高效的力量,又為涉外法律的理論研究和制度探索提供了一個平臺。 范冬陽表示,研究會會員擁有20位涉外法學教授、19位資深法律工作者和深圳藍海法律查明中心、美國曹霄鶴律師事務所等專業力量,以及來自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惠州的眾多杰出河源籍優秀人才的鼎力支持,必將在涉外法律研究與實踐探索方面取得佳績,不辜負大家的信任和期望。 河源市涉外法律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會長范冬陽致辭。 曾利希望研究會做好四項工作:一要堅持黨建引領,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實現雙融雙促。二要完善治理結構,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機制,確保研究會科學決策、民主管理、規范發展。三要聚焦主責主業,強化涉外法律理論前沿研究和制度實踐探索,努力產出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和對策建議。四要服務中心大局,為河源企業穩健走出去保駕護航,為吸引外資安心走進來筑牢法治屏障,為河源綠色崛起注入強勁法治動能,努力成為河源連接世界的法律橋梁和防范風險的安全盾牌。 高永強表示,研究會的成立是法治河源建設的一件大事,是堅持統籌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重要精神的具體實踐,也是河源市深化高水平對外開放、保障外貿進出口提質增量的現實需求,對推動涉外法治研究、助力涉外法治建設、培養涉外法治人才,都具有重要意義。他強調,研究會要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為全市企業更好“走出去”和吸引外資“走進來”提供優質高效的涉外法律服務;要針對跨境投資經營、國際仲裁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多維度分析研究,打造具有河源特色的涉外法治品牌;要致力于培養河源本地涉外法治人才,為河源進一步加強涉外法治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會上,武漢大學國際法博士、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副會長、廣州商學院粵港澳大灣區法治研究院執行院長張慶麟;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兼職教授、 武漢大學國際法博士、劍橋大學博士后張曉冬分別以《中資赴歐投資因應:法律保護與外資安全審查制度》《海外安全治理》為題開展主旨演講;美國曹霄鶴律師事務所、深圳市藍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調解中心的代表與參會嘉賓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回答了有關業務咨詢。 來源 | 南方+客戶端 編輯 | 吳家樂 校對 | 陳 健 審核 | 鄭文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