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由市律師協會主辦、市律協刑事行政專業委員會承辦的“推動認罪認罰從寬,檢律共建平安河源”講座在河源市職工文化活動中心舉行,一百多名律師和以及縣區三十多名檢察人員參加了本次講座。該講座旨在加強我市律師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認識,提高我市律師在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作用,暢通律師檢察官交流渠道,推動“平安河源”建設穩步發展。
會上,河源市檢察院公訴科陳相如科長就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立法目的、適用范圍、操作流程以及律師的重要作用作了詳細授課。參會律師與檢察官就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以及加強刑事訴訟過程中的溝通作了深入交流,并就共同推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實與努力建設“平安河源”達成了一致共識。
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司法實踐證明,實施這一制度不僅有助于提升訴訟效率、節約司法資源、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更有助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律師積極參與和監督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可以促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所犯罪行的性質情節、危害后果、社會影響和法律制裁的認識,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知悉性、自愿性和真實性的重要保障,也是確保程序正當性的關鍵所在,對于推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落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