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第六三二號公告,對224個產品予以地理標志產品認定,并實施保護。其中,我市東源縣的農產品地理標志“東源板栗”成功轉化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標志著我市知識產權保護賦能特色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取得新突破。至此,我市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總數增至5個。
東源縣是全國重點生態功能區,廣東生態保護發展示范區,粵東北的天然生態屏障,春夏兩季濕熱同步,秋季光溫互補,冬無嚴寒,為喜光喜溫的東源板栗的生長發育提供了優質的自然氣候環境。東源板栗產地土壤疏松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礦質元素豐富,有利于提高板栗的支鏈淀粉含量,增強糯性,適宜板栗樹的生長發育。東源板栗在獨特的生長環境下,具有“皮薄油亮、栗仁豐滿、口感香甜、糯性適中”等獨特且顯著的品質特征,經過炒制之后口感甜糯。
東源板栗享譽省內外,入選全國首批“一縣一品”國家品牌農產品、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廣東省“粵字號”農業品牌目錄,獲評“廣東名果”“中華名果”“嶺南特色食品”等稱號。截至2024年底,全縣板栗種植總面積約22.52萬畝,鮮栗總產量約1.98萬噸,產值達3.52億元。
近年來,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省知識產權局的統一部署,河源市市場監管局強化《地理標志統一認定制度實施方案》的宣貫和落實,指導東源縣開展東源板栗確認地理標志統一認定保護資源農產品地理標志核查信息工作,東源板栗成功轉化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品牌價值顯著提升,進一步帶動板栗產業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助“栗”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是新的起點。下來,我市將以此次認定為契機,多措并舉加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持續挖掘、培育地方特色產品資源,提升特色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和競爭力;同時,建立健全覆蓋種植、加工、流通的全鏈條標準化管理體系,維護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形象和市場信譽,促進地理標志產業融合發展。
(市局知識產權保護科葉浩波供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