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市相關工作部署,按照“講政治、強監管、保安全、促發展、惠民生”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創新,不斷完善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機制,強化藥品安全監管手段,提升基層監管效能,多層次、全方位筑牢藥品安全底線,在藥品監管領域連續三年獲評全市優秀改革案例,其中河源市“強化‘監管+協管’協同 完善基層藥品監管機制”案例獲評2024年度中國改革優秀案例。
一、2022年創新藥品服務模式,為群眾用藥需求搭建“便民通道”。以解決群眾需求為出發點,聚焦解決群眾用藥熱點、難點、堵點問題,大力推廣藥品服務新模式,推動傳統藥店向“社區健康便利店”轉型,保障社區居民24小時日常急需用藥安全、便利,用“小切口”撬動“大民生”。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3家零售藥店和具備銷售乙類非處方藥資質的便利店實現24小時售藥,有效解決了社區居民日常急需用藥的難題,進一步提升社區居民購藥的便利感和體驗感。
二、2023年建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機制,為家庭小藥箱打開“安全出口”。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為支撐點,積極探索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機制,在全市范圍創新開展家庭過期藥品回收“小綠箱”健康守護行動,根據“區域分布、服務便民”原則,嚴格按照標準條件在全市藥店擇優遴選300家作為家庭過期藥品定點回收點,加強全面監管,做好科普宣傳,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安全用藥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截至目前,全市共回收過期藥品2968個品規,參與人數1053人次,檢查回收點271家次。
三、2024年構建跨部門跨層級基層藥品監管協同機制,為藥品安全擰緊“監管閥門”。以提升基層藥品安全水平為落腳點,緊盯“隊伍建設、監管協同、閉環監管、網格夯責、學用轉化、治理動能”六大要素,在全省試點建立基層藥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以下簡稱“兩員”)隊伍監管協同新模式,有效推動構建市場監管和衛生健康部門橫向互動,市、縣(區)、鄉鎮、村四級縱向聯動的良好監管格局,為基層治理注入新動能,努力打通基層監管“最后一公里”,筑牢廣大農村地區藥品安全防線。截至目前,全市聘用“協管員”256名,“信息員”1325名,劃分105個責任網格,實現全市鎮村“兩員”配備全覆蓋。
下來,市市場監管局將堅持以“四個最嚴”要求為根本遵循,持續強化藥品監管綜合改革,在補足短板、挖掘亮點等方面下功夫,創新基層藥品安全治理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護航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市局藥化科潘康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