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6月起,河源市全面開展食品安全質量整治提升“三大行動”(以下簡稱“三大行動”),針對市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聚焦食品生產、流通、餐飲等關鍵環節,集中力量開展即食類特色食品,旅游景點、高速路出口及服務區食品,餐飲業等三項食品安全質量整治提升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2024年12月27日,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監督檢查即食類特色食品生產企業134家次、小作坊503家次,旅游景點、高速公路出口及服務區、餐飲業等重點場所食品銷售單位973家次、餐飲單位686家次;抽檢產品819批次,8批次不合格,已立案查處;責令整改156家次,立案100宗,取締無證經營2家。
一是加強統籌組織,周密部署實施。成立行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3個專班,將“三大行動”列入市場監管年度重點工作大力推進,制定行動實施方案,明確重點品種、企業、區域、場所及責任人,實施清單化管理,做到目標任務項目化、清單化。建立健全每月調度、季度會商、期中評估及期末總結機制,階段性分析行動案例和形勢,總結存在問題。開展指導檢查,由局班子成員擔任組長,通過聽取匯報、訪談座談、現場檢查等方式檢查縣區“三大行動”部署情況及三個專項行動開展情況,同時,采取“四不兩直”方式直接到企業調研檢查,全面推動“三大行動”走深走實。
二是開展即食類特色食品安全質量整治提升行動。對全市即食類食品開展調查摸底,確定16家重點生產企業,按照“一企一檔”“一品一策”“一域一檔”要求,建立風險清單、措施清單和責任清單,督促食品生產單位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利用數字化監管手段提高風險防控效率。加強監督檢查和幫扶提升工作,對高風險、問題線索企業開展飛行檢查,對重點企業實施幫扶計劃,邀請專家深入企業指導,解決技術瓶頸。督促重點生產企業100%配備食品安全管理員,全覆蓋開展檢驗技能實操免費培訓,確保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完成年度繼續教育并接受監督抽查。
三是開展旅游景點、高速路出口及服務區食品安全質量整治提升行動。強化風險排查和執法監督,加大對重點區域食品經營單位的監督檢查頻次和檢查力度,重點檢查經營單位經營資質、進貨憑證和經營場所衛生狀況,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過期食品及無標簽標識食品或食品標簽標識不規范等違法行為。遴選基礎條件較好、主體責任落實較到位的經營單位,動員創建“放心食品經營店”,并加強相關工作信息宣傳報道。目前,已發動建設放心食品經營示范店19家,設置名優食品銷售專區19個。
四是開展餐飲業食品安全質量整治提升行動。建立餐飲單位風險分類分級清單,按等級劃分實施許可審批和監督檢查,精準確定監督檢查頻次、內容、方式等。開展美食名街創建、從業人員培訓考核、“明廚亮灶”建設及“直播查餐廳”等行動。截至目前,培訓考核覆蓋率達94.75%、全市持證餐飲服務提供者“明廚亮灶”建設覆蓋率達80.86%、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100%、持證大型餐飲企業“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80%以上,“直播查餐廳”活動共開展7期。
五是加強宣傳培訓,推動社會共治。認真落實重點監管、示范創建經營主體“兩個責任”公示,全面落實重點生產企業和重點區域餐飲單位食品安全信息公示,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發布食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9例,有力震懾違法犯罪。組織開展“三大行動”培訓班,重點講解任務目標及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等內容,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市局協調應急科 馬曉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