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人社發〔2022〕20號
各縣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教育局、科技局、工業和信息化局、民政局、財政局、商務局、國資委、團委、工商聯,江東新區發展財政局、經濟促進局、社會事務局、統戰工作部、共青團江東新區工作委員會:
為進一步做好我市2022年青年就業見習工作,根據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教育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民政廳、財政廳、商務廳、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共青團廣東省委、工商業聯合會《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教育部 科技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關于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的通知》(粵人社函〔2022〕116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等十部門聯合制定了《河源市2022年就業見習工作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方案部署要求,認真抓好落實。
河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聯 系 人:鄧思黨、黃月祥,聯系電話:3295863、3296316
河源市教育局
聯 系 人:葉燕青,聯系電話:3389677
河源市科學技術局
聯 系 人:朱義奔,聯系電話:3389253
河源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聯 系 人:譚曉華,聯系電話:3888766
河源市民政局
聯 系 人:陳 凱,聯系電話:3238891
河源市財政局
聯 系 人:陳琳琳,聯系電話:3388363
河源市商務局
聯 系 人:黃 媛,聯系電話:3387126
河源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聯 系 人:劉偉鋒,聯系電話:3293376
共青團河源市委員會
聯 系 人:劉飛翔,聯系電話:3319027
河源市工商聯
聯 系 人:翟志良,聯系電話:3169185
河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河源市教育局
河源市科學技術局 河源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河源市民政局 河源市財政局
河源市商務局 河源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共青團河源市委員會 河源市工商聯
2022年5月13日
河源市2022年就業見習工作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做好我市2022年青年就業見習工作,幫助我市有見習需求的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通過參加就業見習積累工作經驗、提升就業適應能力,盡快實現長期穩定就業,根據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教育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民政廳、財政廳、商務廳、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共青團廣東省委、工商業聯合會《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教育部 科技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關于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的通知》(粵人社函〔2022〕116號)要求,結合我市歷年來就業見習工作實際情況,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關于穩就業保就業的決策部署,圍繞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目標任務,以推動我市2022年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積極踴躍參加就業見習為核心,以加強開發見習單位和見習崗位為基礎,以強化服務對接為手段,全面推進我市2022年就業見習工作,為幫助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增強崗位實踐經驗,提升就業競爭力,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夯實能力基礎。
二、目標任務
各縣(區)要高度重視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將其納入當地就業工作整體部署安排,納入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統籌推進,力爭募集的崗位數量、組織見習的人數在穩住現有規模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崗位質量、適配度進一步提升。2022共計劃組織就業見習人數400人,開發見習崗位1500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建立部門間情況交流、信息共享等工作機制,對照《河源市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分縣區目標任務安排》(附件2),責任落實到人。
三、時間安排
2022年4月至2022年12月。
四、工作步驟
(一)宣傳發動(4月-5月)
1.加強信息宣傳推送服務。積極推行“三個清單”制度,即通過本地就業服務信息化平臺、部門官網及線下服務機構,開設計劃服務專區,受理本地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就業見習申請,提供政策宣傳、崗位發布、供需對接等一體化服務,及時將《見習政策清單》《見習崗位清單》《服務程序清單》面向社會公眾平臺、微信公眾號等及時進行發布。
2.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在政府官網和各種媒體平臺、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廣泛宣傳,幫助有意愿提供見習崗位的企事業單位及有意愿參加就業見習的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深入了解申報條件、申報流程、待遇標準等相關政策。
(二)組織實施(5月-11月)
1.積極開發崗位、及時發布崗位需求信息。市縣(區)人社、教育、科技、工信、民政、商務、國資、共青團及工商聯等職能部門積極組織開發見習單位和見習崗位,并及時向市、縣(區)就業服務管理中心進行申報,以利于各級人社部門及時面向社會發布見習單位和見習崗位需求信息。
2.大力開展見習人員信息采集工作,加大見習服務工作力度。市縣(區)就業服務管理中心要及時登記有意參加見習人員信息,尤其在每年7月份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同步啟動信息銜接和登記摸排,掌握有見習需求的未就業畢業生信息,及早鎖定見習對象。要完善失業登記渠道,對轄區內失業人員做好登記工作,完善臺賬管理,定期進行跟蹤服務,把符合條件的失業青年納入見習范圍。要健全見習對象信息庫,記載個人基本信息、學歷層次、技能水平、求職意愿等情況,方便后續提供針對性見習服務。市、縣(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要積極開展見習崗位進校園、進社區、進市場,集中舉辦見習專場招募、雙向選擇洽談等活動,并在各類招聘會中同步推出見習崗位,多方搭建見習對接平臺。
3.開展見習人員資格認定,安置見習人員上崗見習。積極協調人社、社保、就業等部門相關科室采取逐月審核方式對申報河源市2022年就業見習單位及申報河源市2022年就業見習人員進行資格協查認定,及時與通過審核認定的單位及人員簽訂《河源市就業見習單位協議書》、《河源市就業見習協議書》,安置好見習人員上崗見習。
4.加強監督檢查,確保見習規范落實到位。嚴格按照河源市2022年就業見習服務程序清單規定的程序開展就業見習工作,確保見習人員和見習單位的權利和義務。在見習人員見習期間,市、縣(區)就業服務管理中心要不定期對見習人員在崗工作情況及見習人員生活補貼發放情況進行抽查。在抽查過程中,發現未按照見習規范要求的企事業單位將取消見習基地資格,退返見習人員生活補貼,情節嚴重的將追究相關責任。發現未按照見習規范要求的見習人員將取消見習資格、停發見習人員生活補貼。
(三)總結報告(12月)
各縣(區)人社局和相關部門要及時報送工作聯絡員和有關信息,認真總結就業見習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分析存在問題,提出思路對策,并于2022年12月20日前報送當年就業見習實施情況報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要高度重視青年群體就業見習工作,將其作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建立領導責任制和目標考核制,確保工作順利開展和落實。要建立就業見習工作統計制度,及時了解、掌握工作進度。
(二)明確職責分工。青年群體就業見習工作由人社部門牽頭,教育、財政、國資委、工商聯、共青團共同組織實施。各級人社部門負責本地就業見習基地的認定和日常管理、見習信息發布、見習過程的跟蹤管理和服務、考核見習成果等工作。各級財政部門負責統籌相關資金,按規定撥付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生活補貼資金。各級教育部門要做好校園內就業見習政策宣傳,向人社、教育部門提供享受國家助學貸款、貧困家庭畢業生情況并組織好即將離校還未落實就業單位的畢業生的組織報名工作,各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工商聯負責確定一批國有企業和信譽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健全的民營企業作為見習基地并會同人社部門組織好高校畢業生見習活動。各級團組織要繼續做好“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創建工作,組織實施青年就業見習活動。
(三)確保經費到位。見習青年在見習期間按月領取見習補貼由見習單位先行墊付,財政補助部分按粵人社規〔2021〕12號文有關規定辦理。見習單位每月要向當地人社部門見習組織實施機構報送由見習人員簽字的見習補貼發放明細表,由見習組織實施機構匯總后報人社部門審核。人社部門根據每月統計提出財政補貼資金需求計劃,財政部門根據人社部門審核情況按規定流程撥付資金。
(四)做好宣傳工作。各縣區高校畢業生見習計劃組織實施機構要對見習畢業生開展見習前指導,對見習單位開展見習政策宣傳。要廣泛動員社會資源營造關心、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的社會氛圍。大力加強輿論宣傳,采用各種宣傳形式宣傳就業見習政策和意義,大力宣傳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后成功就業的典型。要大力宣傳行業、企事單位開展就業見習的經驗做法,樹立見習基地的良好社會形象,以推動更多的用人單位承擔見習任務,促進就業見習工作不斷深入發展。
附件:
1.《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教育部 科技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關于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的通知》
2.河源市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分縣區目標任務安排表
3.《河源市2022年就業見習服務程序清單》
4.《國家和省見習政策清單》
5.《河源市2022年就業見習崗位清單》
6.人社部〔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活動設計功能清單(含網址)
河人社發〔2022〕20號 河源市2022年就業見習工作實施方案.pdf
政策解讀鏈接地址:http://www.sy824.com/bmjy/hysrlzyhshbzj/zcfg/content/post_53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