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有關單位,市直有關單位:
根據《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廣東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廣東省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管理辦法的通知》(粵人社規〔2023〕13號)、《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項目制培訓工作的通知》(粵人社函〔2023〕333號)和《河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征集2025年項目制培訓項目的通知》精神,經社會公開征集、各縣區推薦培訓項目并經省人社廳審核同意,2025年我市開展23個項目制培訓項目(具體項目詳見附件1)。為進一步規范我市培訓項目制工作,現向社會公開遴選河源市2025年項目制培訓承訓機構,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遴選原則
堅持依法、公平、公正,按照“條件公開、公平競爭、擇優遴選”原則,實行“量化標準評審、集體決策、社會公示”等程序,在全市范圍內遴選培訓質量高、社會信譽好的承訓單位,承擔我市項目制技能培訓任務。
二、遴選條件
承訓單位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承訓機構范圍包括在我市依法注冊或登記的企業、普通高等學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行業協會、職業培訓機構等,并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備教育部門或人社部門頒發的相關職業(工種)辦學許可證,或其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工商登記的營業執照中規定的業務范圍包含人才培養、培訓、業務培訓、教育咨詢、人力資源服務等內容,或建設有企業職工培訓中心、產業就業培訓基地、省級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等;
(二)近3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失信等不良行為記錄;
(三)具有能夠承擔相應培訓任務的理論課或實操課師資、設施設備及場地資源;
(四)具備較為完善的組織管理制度、財務制度,以及健全的教學管理制度,包括培訓服務管理、培訓學員管理、培訓師資管理、培訓檔案管理等制度管理體系;
(五)具有較豐富的教育經驗,培訓質量較好,有穩定的推薦就業渠道,相關證書獲取率和推薦就業率較高;
(六)按照既定計劃完成相關職業(工種)的項目制技能培訓項目;
(七)按照《關于印發廣東省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管理辦法的通知》(粵人社規〔2023〕13號)要求,嚴格履行開班備案制,按規定加強培訓管理和臺賬歸檔整理,自覺接受屬地人社部門監管,按規定組織學員參加考核評價,及時申領項目制培訓補貼。
三、遴選程序
(一)機構申報。符合條件的承訓應征單位按屬地原則提交匯總表和備案表(附件2、3)及相關佐證材料至市、各縣區人社部門,由市、各縣(區)人社部門按照“條件公開、公平競爭、擇優遴選”原則進行收集并遴選。
(二)縣級量化標準遴選。市、各縣(區)人社部門對承訓機構申報材料進行初審,組織開展現場遴選評分,通過量化標準評審、集體決策等程序,向市人社局推薦符合條件的承訓機構。
(三)市級復核。市局組成工作小組,對各縣(區)人社部門推薦上報的承訓機構申請材料進行復核確認。
(四)社會公示。對擬定的承訓機構、承訓項目及數量,向社會公示不少于5個工作日,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有異議的組織復核;公示無異議的,市局報省人社廳備案同意后確定為河源市2025年項目制培訓承訓機構。
以上工作流程同步在廣東省職業技能提升補貼申領管理系統上進行。
四、工作要求
(一)各承訓申請單位如實填寫附件2、3,并對所填報信息以及提交的佐證材料真實性負責,不得提供任何虛假信息。于6月13日前將申報資料報各縣(區)人社部門,各縣(區)人社部門于6月20日前將相關資料報市人社局培訓科。
(二)各縣(區)人社部門負責對承訓區域范圍內的培訓項目進行監管,確保項目制培訓質效。要指導承訓單位加強培訓后就業服務,做實相關工作臺賬。
五、受理承訓機構屬地聯系方式
市勞動就業管理服務中心(南粵家政培訓項目):電話:3293000。
市人力資源培訓中心(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培訓項目):電話:3386251;郵箱:heyuanpx@163.com。
源城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電話:3832863;郵箱: ycrspx303@163.com。
東源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電話:8808992;郵箱: dyrspx@163.com。
和平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電話:5609298;郵箱972335970@qq.com。
龍川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電話:6999820;郵箱:1025910240@qq.com。
紫金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電話:7822887;郵箱:lbj7822391@163.com。
連平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電話:4320816;郵箱:30408661@qq.com。
江東新區組織人事和社會保障局:電話:3133213;郵箱:jdxqzzrsj@163.com。
河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5年6月5日
供稿人:歐劍婷
校對責任人:黃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