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
目前,我省早稻大部分已完成收割,仍有小部分尚處于成熟收獲期;晚稻大部分處于播種到出苗期。
(一)搶收早稻
對于小部分還沒有收割的水稻,應抓緊時間搶收,做到應收盡收;加強與農業政府部門、烘干廠家聯系,加速收割進程,實現顆粒歸倉。
(二)清溝排水
對于晚稻秧田,要及時清溝排水,同時沖洗干凈粘在秧苗上的雜物,排水時要逐步放水,防止澇后突晴暴曬引起生理性失水萎蔫。
增施速效肥
由于受淹秧苗浸泡時間長,植株生活力弱,莖葉柔軟,營養消耗大,急需補充養分,以利于秧苗恢復生長。施肥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不可一次施肥太多。同時結合噴施葉面肥或水肥等方法,滿足其生長需要。移栽前施起身肥,增強秧苗抗逆性。
(四)防治病蟲
臺風暴雨過后,葉片受損傷易受病蟲害入侵,誘發紋枯病、白葉枯病、細菌性條斑病等危害。因此,要及時用藥防治。
二、荔枝
(一)目前荔枝采收已經接近尾聲,及時排干果園積水,降低果園地下水位,減少果樹受漬時間;
(二)做好果園清園措施,將受風影響的殘枝、敗葉等清除出果園,減少病蟲源;
(三)轉晴及時進行修剪,對斷裂的枝桿進行回縮修剪;
(四)轉晴后及時培土,做好荔枝秋梢營養管理。
三、龍眼
(一)及時采收。結合區域實際,可采收的果品要及時采收,減少損失。
(二)對果實未成熟的龍眼樹,可以采取支撐方式加固固定結果枝條。對于低洼地,要做好排水和防澇。
(三)臺風過后,一是要及時清理果園,將斷枝落葉落果清理干凈,并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工作;二是加強對即將成熟龍眼園的日常管理,防止病害發生;三是新龍眼園和樹冠歪斜的小樹,可在風后土壤松軟時進行扶正;四是落葉嚴重的果樹,要及時追肥,促進新梢生長。
四、柑橘
(一)及時排水
及時挖通和恢復果園排水系統,盡快排清果園積水,減少果樹受浸泡時間。排水后及時清除果園淤泥
(二)保樹及修剪
及時扶正沖倒、沖歪的橘樹,設支架支撐扶正、固定樹干,以免造成對樹體根系二次損傷;受浸泡嚴重的果園,出現枝葉失水、退綠甚至干枯現象,需進行及時修剪,減少蒸發。
(三)病蟲害防控
臺風暴雨后病害重點防控炭疽病、潰瘍病,蟲害注意防控紅蜘蛛、蚜蟲和粉虱等。砂糖橘、貢柑等品種重點防控炭疽病,沃柑、茂谷柑等柑橘品種重點防控潰瘍病。
(四)葉面補充營養
被水浸泡后柑橘根系受損,吸肥能力弱,不宜立即通過田間土壤施肥方式補充肥料。
(五)其他
果園土壤淺翻松土,改善土壤透氣性,再根施水溶性肥料,如海藻類、黃腐酸鉀類水溶肥,加快樹勢恢復。
五、香蕉
(一)災后迅速評估和分類管理
1. 災情評估
全面檢查:對香蕉植株的倒伏、折斷、葉片損壞、根系受損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同時,記錄排水系統、支撐設施、灌溉設施的受損情況。
受災程度分類:
輕度受災區:植株傾斜或輕度倒伏,根系未嚴重受損,葉片部分撕裂。
中度受災區:植株部分倒伏,莖稈受損但未折斷,根系部分裸露或受損,葉片嚴重撕裂。
重度受災區:植株完全倒伏或莖稈折斷,根系大部分受損,植株存活概率低。
2. 劃分處理優先級
根據受災情況劃分輕、中、重度區域,優先處理輕度和中度受災區,以盡快恢復生長。同時對重度受災區植株進行清園處理,避免病害蔓延。
(二)輕、中度受災植株的恢復處理
1. 輕度受災植株恢復措施
扶正植株:對輕度傾斜或倒伏的植株,使用竹竿、木樁等加固材料進行支撐,支撐桿應與地面呈45°斜插,固定在植株莖桿的1/3至1/2處。支撐點牢固,防止再次倒伏。
清理葉片:修剪臺風后損壞嚴重的葉片和莖稈部分,以減少水分和養分的消耗。修剪時應保留健康葉片,避免過度修剪。
施肥促長:臺風過后植株需快速恢復生長。建議使用速效復合肥或有機肥,每株施用適量,并可結合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等促長劑,促進葉片恢復和新芽萌發。
2. 中度受災植株恢復措施
扶正與培土:對倒伏或嚴重傾斜的植株進行扶正后,應在植株基部及時培土,增強植株根系的抓地力。可在培土過程中混入有機肥或腐熟農家肥,以促進根系恢復。
莖稈處理與防護:對莖稈有裂痕或輕微斷裂的植株,修剪至健康部位,并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使用石灰、硫磺粉或波爾多液噴涂傷口,防止病菌感染。
加強水肥管理:中度受災植株生長受到較大影響,需要增強水肥管理。以復合微生物肥料以及氨基酸、腐殖酸、海藻酸等產品為主,刺激香蕉根部的再生長,增加根部有益微生物菌群,增加香蕉植株的抗逆性和災后的恢復力;同時配施低濃度的鉀肥、鈣肥,每隔7-10天施1次,連續施3次。除了根系施肥外,還應噴施葉面肥(如0.3%磷酸二氫鉀溶液),每7-10天一次,連續噴施2-3次。
六、蔬菜
(一)關注天氣,及時搶收。適宜采收的蔬菜及時搶收。
(二)疏通溝渠。及時疏通排水溝渠,保證排水暢通,防止臺風后暴雨淹沒田塊。清理溝渠,排除積水,對于地勢低洼、自行排水困難的田塊,要用抽水工具排水,盡量減少受淹時間。
(三)及時清除病死枯枝,葉面稍干爽時立即噴施廣譜性殺菌劑,減輕病害發生。噴施葉面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受淹后土壤易板結,且肥料流失較大,退水后天氣放晴時盡快松土,并追施薄肥,恢復植株生長。
(四)絕收田塊及時補種。退水后及時翻耕晾曬土壤,為后茬生產準備。
七、茶葉
(一)修復茶園梯地。受山洪經流沖刷溝坎、坍塌和毀壞的坡地、茶行、工作道等及時填土修復,加固。
(二)排除淤積、積水。茶園土壤積水影響茶根有氧呼吸和生長,對茶樹危害很大,甚至會導致茶樹死亡。根據積水情況開溝排水;同時清理水災遺留的雜物,防止病蟲害滋生和影響茶園田間勞作。
(三)清洗枝葉。茶樹莖葉沾滿污泥,光合作用受影響,必須清洗枝葉。一是自然淋洗;二是采取噴霧器人工噴洗。
(四)淺耕松土。天晴兩天時,既應進行淺耕,輔助鋤草、培蔸、松土等措施,鋤地必須及時,要求在雨停后一個星期內完成。
(五)追肥管理。每畝施用復合肥5-10kg,結合淺耕措施施用。
(六)固定植株。對茶樹根部周邊有松土現象的,將茶樹扶植回原位,用泥土重新固定,淋水。
(七)防治病蟲害。對于損傷折斷的茶樹枝條葉片,及時剪除并清理出茶園,防止引發病害。
八、南藥
(一)開溝排水。及時疏通渠道,做到溝溝相連,雨停水干,排除基地積水。最大限度保持土壤通氣,促進植株快速恢復生長。
(二)中耕松土,及時追肥。及時中耕松土,既改善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生長,又能保障土壤墑情、維持基地水勢。中耕時要適當深耕,搗碎混勻,視具體情況,可中耕1~2次。及時根外追肥,保障植株營養,盡快恢復生長勢。
(三)穩固植株,適度修剪。扶正、培土、護根,穩固植株,防止搖動和再次歪倒,用高壓噴霧清洗植株上的殘留物。雨澇后適當清理病老枝葉或修剪徒長枝條,可減少地上部的水分消耗,減輕植株負載量。修剪時剪平傷口,并將病枝、病葉和病果清出基地進行深埋。
(四)綜合措施。雨澇后病害防控措施,重點加強基地的土、肥、水管理,促進植株生長,提高抗病力。同時,可用廣譜性殺菌劑徹底噴霧1次,亦可地表撒施石灰,徹底消毒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