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我市水稻等農作物病蟲疫情監測預警和防控能力,12月10日,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河源分院在紫金縣召開了全市農作物病蟲疫情田間監測點建設觀摩會暨2025年水稻病蟲害趨勢會商會。市、縣農業農村部門分管領導、植保工作負責同志、技術骨干和省農科院河源分院有關領導、專家等40人參加會議。
觀摩會上,紫金縣農業農村局植保負責同志介紹了國家級農作物病蟲害疫情田間監測點建設情況,并詳細介紹蟲情信息自動采集系統、田間小氣候儀、生態遠程監測器等設備的功能和運行情況。
會商會前,專題開展了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及農藥安全使用培訓。會商會上,各縣區植保負責同志深入交流,互相學習借鑒,科學研判2025年主要農作物特別是水稻病蟲害發生趨勢。根據初步研判,2025年水稻病蟲害總體中等偏重發生,其中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大概率將在部分鄉鎮呈加重發生趨勢。會議要求,要提高思想認識,切實把水稻病蟲害防控工作作為植保的頭等大事要事急事來抓。要做好監測預警,深入田間地頭調研指導,積極采樣送檢,及時發布病蟲情報。要加強宣傳培訓,緊密結合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水稻合理密植等項目到基層開展專題技術培訓,宣傳推廣科學適用的防控技術。要高度關注傳播性病蟲害和農戶反映的蟲害問題,千方百計落實防災減災措施,盡量降低農作物病蟲害損失率,減少農戶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