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市公安局江東分局治安出入境管理大隊教導員朱思曉
她是群眾口中的“解憂人”,是保護未成年花朵的“防護傘”,是法治宣傳的“溫情使者”……她以細膩與堅韌、專業與溫情,守護著群眾的平安與幸福,她就是市公安局江東分局治安出入境管理大隊教導員朱思曉。
從警13年來,朱思曉以女性的細膩與堅韌、警察的專業與擔當,守護著轄區群眾的平安與幸福。因工作表現突出,朱思曉于2020、2021、2022年連續三年被評為河源市優秀公務員,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榮獲個人嘉獎2次,獲評全市公安機關“優秀共產黨員”1次。
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
自2023年擔任江東分局治安出入境管理大隊教導員以來,朱思曉迅速適應角色轉變,將隊伍管理、戶政業務、“強所”建設以及群眾性工作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抓牢抓實,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打開朱思曉的辦公桌抽屜,幾大本泛黃的筆記本,密密麻麻的便簽紙從頁縫中探出頭來,工作日志寫得滿滿當當,上面記錄著部分群眾需要辦理的戶政難題,記載著“五星派出所”的各項標準以及轄區派出所當前需整改的問題,標注著定期組織法治宣傳講座的工作提醒,還有新學期開學的安全檢查筆記……皆是她心系群眾、忠誠奉獻的見證。“為轄區群眾解決‘急難愁盼’,這是我應該做的!”朱思曉說。
“你們真是太好了,幫我解決了這么大的難題。現在,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方便多了,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朱警官!”2024年,一位被身份問題困擾多年的群眾黃先生(化姓)來到江東分局,向朱思曉表達了衷心的感謝。
原來,2024年的一天,朱思曉在檢查戶籍工作時,偶然發現黃先生身份信息存在異常。經過與黃先生的聯系,朱思曉了解到,黃先生的真實出生年月與戶籍檔案中的出生年月并不一致,這種不一致給他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諸多困擾。
由于時間過去久遠,人員變化較大,很多歷史材料難以查詢,該問題深深困擾著黃先生。朱思曉決定從源頭開始為黃先生解決難題。她與民政等部門溝通聯系,并協同社區民警多次入戶走訪調查了黃先生出生所在的村組,向其親友詢問情況,與村干部展開調查問話等方式,經過連續多日的工作后,最終證實了黃先生的確切身份信息。最終,在市公安局戶政部門的支持下,為黃先生補錄了身份信息所需材料,徹底解決了黃先生的戶口難題。
多舉措守護未成年人成長
為切實守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營造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朱思曉非常重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以實際行動織密未成年人保護網。在江東分局黨委的堅定支持以及上級業務警種的專業指導下,朱思曉牽頭成立了江東分局法治教育宣講團。為了讓法治教育更具針對性和吸引力,朱思曉通過多次走訪轄區學校,聆聽老師、學生的心聲,精心制作了一批《中小學生法治教育精品課件》。這些課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涵蓋了與未成年人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給學生。
“同學們,對他人進行語言侮辱、實施肢體暴力、起侮辱性綽號、詆毀等行為都屬于欺凌行為。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要及時向老師或家長反映。”為提升轄區中小學生的法治意識,朱思曉定期走進校園開展法治宣傳活動。活動中,朱思曉向全校師生普及反欺凌、反暴力、防拐賣、防溺水、防性侵、防詐騙、禁毒等方面的知識,并傳授實用的防范技能,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識,提升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除了校園內的法治教育,朱思曉深知對于嚴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的關注和幫扶同樣關鍵。為此,她主動邀請婦聯、政法干部以及江東分局“警察媽媽”、派出所轄區民警,一同深入嚴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家中進行入戶走訪。通過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環境和心理狀態,給予關心和引導。“每個孩子都像一把鎖,都有獨一無二的鑰匙,要打開孩子的心門,唯有用心去做。”朱思曉說道。
與此同時,在朱思曉的組織下,江東分局未保辦成員深入學校展開摸底調查。他們詳細了解幫扶對象的基本情況,全面掌握其監護情況、教育狀況、交往人員、活動場所、現實表現以及家庭情況等信息。在此基礎上,經過綜合評估,對于那些有可能再次實施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依規采取矯治措施,必要時送專門學校接受矯治教育。這一系列因人施策、多措并舉的舉措,充分體現了朱思曉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和不懈努力。“挽救一個孩子,就是拯救一個家庭。”朱思曉說,每次看到幫扶的孩子和家人和解,重回正軌,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