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近日發布《關于2021年“粵字號”農業品牌目錄的公示》,經各地審核推薦、專家評審和動態監測,2021年“粵字號”農業品牌目錄擬新增卓味牌客家鹽焗雞等243個產品品牌。河源16個產品品牌名列其中。
為推進優勢特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2021年12月,河源市財政局與市農業農村局等15個部門聯合印發《河源市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化提檔升級行動計劃(2021—2025年)》,計劃每年安排4000萬元,大力支持優質水稻、高山茶油等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化提檔升級。
去年以來,河源市財政共統籌整合涉農資金8042.7萬元,支持全市23個“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建設。
截至目前,河源市2個村被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示范村,4個鎮、59個村被認定為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專業村,3個產品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紫金蟬茶、龍川高山茶油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品目錄”,連平青梅、和平綠茶入選2021年“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
紫金縣:加快茶產業發展
近年來,紫金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產業發展,充分借助區位優勢、氣候資源和茶產業基礎,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大平臺”“大網絡”“大市場”,緊抓河源市打造東江上游產業帶、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和鄉村振興的契機,加快茶產業發展。目前,紫金茶區域品牌價值達34.8億元,在廣東省內排名第五,產值由2015年的1.5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0.06億元。
和平縣:獼猴桃成“致富果”
和平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和平獼猴桃產業發展,結合鄉村振興工作和精準扶貧工作,大力推進獼猴桃產業發展。目前,和平縣獼猴桃種植面積達5.5萬畝,年產量5萬噸,年產值10億元,獼猴桃已成為該縣果農發展山地經濟的“致富果”。2018年,和平獼猴桃申報并順利通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技術審核,正式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東源縣:做大做強優勢特色主導產業
東源全力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建設,以燈塔盆地農高區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大做強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切實提升區域品牌影響力,扎實推進板栗、茶葉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大力創建生豬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藍莓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今后5年,東源縣將堅持綠色發展,以燈塔盆地農高區為引領,“三措并舉”確保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到“十四五”期末,力爭培育1家上市公司、引育3家國家農業龍頭企業;實施省級、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倍增計劃”,至2025年分別達到30家、150家;力爭引育15家以上涉農高新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