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帶領的“八一”南昌起義軍在紫金期間留下的紅軍醫院舊址。
■周恩來
■紫金縣蘇維埃政府舊址內周恩來的臥室
建黨早期,周恩來曾兩次到紫金指導革命工作。他利用有利身份,努力發展革命力量,積極創立和發展東江流域地方黨組織,選用共產黨員劉琴西等人為施政要員,點燃東江流域的革命星星之火,使包括河源在內的東江地區革命聲勢不斷壯大,加強了共產黨對東江地區的領導,為建立東江地區革命根據地積蓄了力量。
周恩來點燃東江流域革命星火
周恩來第一次踏足紫金,是在第二次東征時。
1925年9月,粵系軍閥陳炯明趁滇桂軍閥叛亂之機,派林虎、洪兆麟、葉舉等部兵分三路,進占海豐、陸豐、紫金、老隆等地。9月16日,陳炯明由滬抵港,籌劃進犯廣州事宜。他指派劉志陸為總指揮,李易標為前敵指揮,并約同南路鄧本殷—致行動,企圖一舉攻下廣州。
為鞏固廣東革命政權,廣東國民革命政府決定再次出兵東征。此次東征軍總指揮為蔣介石,下轄三路縱隊:第一縱隊以何應欽為縱隊長,兵力1.5萬人,從中路出發,系此次東征主力;第二縱隊以李濟深為縱隊長,兵力1萬多人,從右路出發;第三縱隊以程潛為縱隊長,兵力約6000人,從左路出發。
當時還不到30歲的周恩來,任東征軍總政治部主任。總政治部制定了《戰事宣傳大綱》,還成立了社會運動科,提出發展東江地區黨務工作的規劃,派出農講所畢業學員在當地扶助工農開展革命運動。這里面,就有今河源轄區的民眾參加的早期革命活動。據市黨史辦相關研究,戴福田(紫金人)參加第三期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結業后,被任命為國民黨中央農民部農民運動特派員,回到古竹組織農民開展斗爭;劉福泰(紫金人)參加第四期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結業,隨東征軍回縣;還有黃覺群、李云山等一批河源籍革命黨人隨軍東征。
10月1日起,東征軍各部相繼出發,國民政府、國民革命軍、廣東省政府分別發布宣言、布告,宣布東征目的、革命軍紀律和政府的政策法令。
在惠州、河源等地,周恩來叫人用客家山歌形式編了一首《愛民歌》:“扎營不耍賴,莫走人家取門板,莫拆民房搬磚石,莫打民間鴨和雞,莫踏禾苗壞田產。”這首歌不但官兵會唱,也在當地群眾和學生中廣為傳唱。
10月15日,東征軍攻克惠州。陳炯明麾下師長楊坤如率部從惠州逃往河源。左路軍縱隊長程潛奉蔣介石密令,率6000余人進行追擊,從龍門進入河源,于22日攻克河源。
當時這場戰斗,發生在河源的盤古王、石角阿婆廟一帶,戰事非常激烈。據《河源縣志》記載:“在攻河源時,所部黃埔軍校的一支學生軍在盤古王、石角阿婆廟地方與粵軍閥駐河源的陳修爵、劉志陸部遭遇,學生軍奮力戰斗,終于背水作戰,地形不利,被擊中及跳崖死者達100余人,數天后才將遺體運往廣州安葬。”
惠州克復后,東征軍軍威大振,從此長驅直入:第一縱隊于10月22日占領海豐,26日占領陸豐;第二縱隊20日占領三多祝,后經過各師配合戰斗于26日進克紫金。第三縱隊22日克河源,25日在藍口擊敗敵軍,26日占領老隆。
當時與周恩來一起到紫金的,還有東征軍總指揮蔣介石、俄國顧問羅加覺夫將軍,同住在龍窩天主堂。
紫金縣黨史研究室在1993年印刷的《紫金黨史資料》(第二輯)中提到,當時蔣介石曾命黃埔軍校畢業生黃史堂(龍窩人)一起隨軍東征,給予職銜;但黃史堂不愿出征,說只要在家鄉龍窩當個鄉長就行了。
東征勝利后,周恩來擔任東江各屬行政委員會委員長,紫金人劉琴西出任東江各屬巡視員,協助周恩來巡視東江各地革命運動,先后到紫金、河源、海陸豐等縣,幫助河源成立曲龍農協會。
劉琴西1922年加入共產黨,爾后參加國民革命,在平定廣州商團叛亂斗爭中英勇奮戰,立功受獎,并隨周恩來參加了兩次東征,表現優異,得到了周恩來的賞識和肯定。
劉琴西還是中共紫金縣特別支部書記,群眾基礎好,也是創建東江地區黨組織的要員。劉琴西出任巡視員期間,大力宣傳革命,幫助東江地區建立了一批黨的組織,積極倡導建立區鄉農會,為東江地區革命根據地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央蘇區五興龍縣委、東江紅十一軍等的組建,都有劉琴西的功勞。
市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楊石健表示,周恩來選用共產黨員劉琴西等人為施政要員,其目的是加強共產黨對東江地區的領導,為建立東江地區革命根據地積蓄革命力量。
1925年11月,被廣東省革命政府委派前往紫金當縣長的臺山人陳俠夫,支持地主,反對農民運動,派張漢彬鎮壓革命,勒令農軍繳械。周恩來派東江各屬巡視員劉琴西調查核實后,于1926年2月將陳俠夫撤職。
委派中共黨員組建國民黨紫金縣黨部
國民黨紫金縣黨部的籌建,也與周恩來有關。共產黨員劉乃宏、鐘靈在廣州農講所學習時,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學習結束后,受主政東江的周恩來委派,隨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軍回到紫金,被國民黨廣東省黨部任命為特派員,留在縣城籌建國民黨紫金縣黨部。
1925年10月26日,劉乃宏任國民黨紫金縣黨部籌備主任。經過幾個月的宣傳發動工作,劉乃宏吸收了一些手工業者、教師、機關公職人員加入國民黨組織。傅燊林、溫國熙,劉海帆等一批共產黨員,也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
1926年2月,國民黨紫金縣黨部正式成立,辦公地點在縣城天后坪譚公廟,劉乃宏、鐘靈、劉海帆等5人為縣黨部執行委員會委員。
在籌建縣黨部期間,劉乃宏、鐘靈宣傳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政策的同時,在中共廣東支部領導下,利用國共合作有利條件,于1925年12月,成立了由鐘靈任書記的中共紫金特別支部和以劉乃宏任書記的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紫金特別支部。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中共黨員全部離開了國民黨紫金縣黨部。
周恩來在炮子休整,群眾為他熬中藥
1927年8月1日凌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舉行南昌起義。經過4個多小時的激烈戰斗,起義軍全殲國民革命軍南昌守軍3000余人,占領了南昌城。8月30日,起義軍按照中央在起義前的決定,開始撤離南昌,取道撫州、宜黃、廣昌,南下廣東,以期恢復廣東革命根據地。9月下旬,起義軍主力部隊攻占潮安、汕頭、海豐、陸豐、紫金,由于敵我雙方力量懸殊,起義軍損失慘重。
周恩來到達炮子后,紫金縣委領導干部鐘一強安排他住在縣委所在地——湖子倉的左下片下正間,周恩來在此一連住了3天。鐘一強等縣領導向周恩來詳細匯報了紫金“四·二六”武裝暴動和開展農民運動的工作情況。
聽完匯報,周恩來贊許地說:“我們要高舉土地革命斗爭的旗幟,開展武裝反抗國民黨、建立工農革命政權、創建革命根據地的斗爭。”
周恩來又指示說:“目前我們革命的中心任務,第一要組織武裝暴動,建立自己的工農武裝;第二要建立蘇維埃政府,領導勞苦大眾;第三要開展土地革命,把土豪劣紳的土地奪過來,分給農民!”
周恩來的指示,大大鼓舞了鐘一強等縣委領導干部,對于河源地區建立革命政權,開展土地革命,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由于長途行軍,疲勞過度,加上水土不服,周恩來患了急性瘧疾,身體極為虛弱。鐘一強的妻子黃庚與同鄉鐘靈嬌去大陂田采了狗貼耳、車前草、雷公頭等草藥,并買了兩個鴨蛋一起煎熬。周恩來喝完藥后,對黃庚等表示感謝。聽到黃庚說“婦道人家做不成大事”,周恩來勸她:“婦女一定要發動起來、組織起來,這是革命的重要力量。”
周恩來病情略有好轉后,拿出10塊銀元給黃庚,作為答謝。黃庚說什么也不肯收。周恩來笑道:“大嫂快收下,按你們的風俗,不收藥錢,病人的病是治不好的。”黃庚只得收下了銀元。
10月13日下午,鐘一強派人買了幾只雞,殺了一頭豬,熱情款待紅二師指戰員,并為周恩來等人餞行。吃過晚飯后,周恩來在紫金縣委領導及紅二師戰士的護送下,離開了炮子,往陸豐方向進發。
周恩來總理關心紫金革命老同志
多年之后,炮子還流傳著周恩來當年的故事。紫金縣曾在1980年組織由專職人員、革命老人和當地干部相結合的調查組,對周恩來到過紫金炮子的事進行查對核實,先后兩次深入海豐、陸豐、惠陽、紫金、五華蘇區,歷時50天,步行山路750公里,調查出周恩來確實到過炮子,基本史實無誤。
調查組訪問了海豐、陸豐、惠陽、紫金、五華蘇區的32位革命老人和烈屬,如當年曾護送過周恩來的陳育、海陸惠紫蘇維埃政府主席團成員鐘一強烈士遺孀黃庚、紅色女歌手李素嬌之子葉輔崇、李素嬌好友鐘靈嬌等。黃庚回憶了上文的一段情節。
周恩來第二次到紫金的那一年,紫金婦女也奮不顧身地投身于革命洪流,紫金禮坑村婦救會會長葉蓮香就是其中一員。1928年2月,國民黨蔡廷鍇部與紫金、五華、惠陽等地民團共3500多人向紫金炮子撲來,被當地赤衛隊攔截。蔡部走錯了路,西進到禮坑,禮坑赤衛隊奮起迎敵。赤衛隊不敵,固守在新鋒樓。赤衛隊長、葉蓮香丈夫許文蘭犧牲后,葉蓮香與農會委員許亞衍率70多名自衛隊員在新鋒樓與蔡部展開激烈戰斗。蔡部沖上墻根,赤衛隊就用沸水、湯羹去潑;沒有子彈,就用漁網、魚欄的鉛錘做成彈頭,將耙齒砍成鐵節,犁頭敲碎成珠,打退蔡部多次進攻。彈盡糧絕后,70余人(《中國共產黨紫金地方史》作“48人”)悉數被捕、屠殺。葉蓮香被敵人殘忍地砍下了雙手的手掌,搶走手鐲。紅軍回來后,發現她并未中彈,就把她送到周恩來帶領的“八一”南昌起義軍在紫金期間留下的紅軍醫院搶救(《中共紫金縣黨史大事記》)。
葉蓮香得救后,不敢在家里居住,獨自一人躲藏在深山里,用草藥保住了性命。幾年后,她回到家,憑著堅強的毅力,沒有手掌的她學會了耕田種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葉蓮香積極投身當地清匪反霸、土地改革等運動,并被選派到村養豬場當場長。1951年國慶節時,葉蓮香被推薦為全國革命老根據地國慶觀禮代表團代表,和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合了影。周恩來還詢問她是怎樣失去雙手的,問她:“你是炮子的代表嗎?我在南昌起義后到過炮子。”
周恩來獲知葉蓮香的革命經歷后,深為感動,請葉蓮香代他向紫金人民問好,并指示當時的廣東省領導古大存給葉蓮香制作一對假手。在京期間,在周恩來的關心下,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曾派出服務員專門為葉蓮香提供生活上的服務,但她婉言謝絕了。
遵照周恩來的指示,古大存從北京回到廣東后,立即指派工作人員在假肢廠給葉蓮香制作了兩對假手,并吩咐說,一對機械手是工作時用的,另一對美容手是休閑時戴的。葉蓮香一談起此事,總是對周恩來充滿感激之情。
本文參考資料:《紫金黨史資料》(第二輯)、《紫金縣志》(1994年)、《中共紫金縣黨史大事記》等。
(轉載 2021年3月21日 河源日報河源史志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