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實施績效管理,規范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委托第三方機構實施的行為,確保第三方機構客觀、公正參與預算績效管理,提高預算績效管理的公信力。近日,市財政局面向各縣(區)財政局、市直各單位印發了《河源市預算績效管理委托第三方機構實施工作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
《辦法》中所稱的預算績效管理,是指運用規范的管理方法、管理程序,對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預算支出目標、預算支出執行結果實施綜合評價管理,包括績效目標管理、預算績效監控、預算績效評價,以及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等工作。
《辦法》共七章二十四條,包括了預算績效管理的職責分工、第三方機構的選取和委托、第三方機構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程序、第三方機構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主要工作內容、管理與考核等內容。
《辦法》規范了第三方機構的選取。第三方機構申請參加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應具有法人資格和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具有相關管理部門認可的專業資質(或服務范圍),以及良好的業績和信譽;近三年來沒有重大工作失誤、違法違規以及違反職業道德等不良記錄;有一定規模、專業結構合理的專家隊伍和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具有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和工作質量控制制度;符合績效評價要求的其他條件。
委托方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選取工作計劃周詳、行業信譽良好、實力業績突出、報價合理的第三方機構承擔相應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并與第三方機構簽訂《預算績效管理業務委托協議書》。委托方可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整體委托或部分委托給第三方機構承擔。第三方機構不得將承接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轉包、分包給其他方實施。
《辦法》規范了第三方機構工作程序。承擔預算績效管理委托業務的第三方機構按規定程序開展工作,主要包括前期準備、組織實施、提交等三個階段。
《辦法》規范了第三方機構的管理。一是實行回避機制。第三方機構或其工作人員、聘請的專家有與被評價對象(單位)存在利益關系、親屬關系等可能影響公正性情形的,應當主動回避,不得接受委托(或受聘)。二是建立質量跟蹤機制。委托方以向被評價對象(單位)發放問卷調查、抽查工作底稿及其采集的基礎數據資料等方式,對第三方機構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情況及質量進行跟蹤管理和監控。三是建立違規違紀責任追究機制。有財政違法行為的,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國家有關規定追究責任;有違反工作紀律、廉政紀律和保密要求、行業規范、職業道德及執業準則等行為的,通報批評、終止委托或取消績效管理工作服務資格等。四是建立業務質量考評機制。委托方對第三方機構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實施情況和業務質量進行綜合考核評估,考核評估結果與委托服務費用支付以及以后年度選取第三方機構承擔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資格相掛鉤。